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专题聚焦 > 专题稿件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寿永年:实施“四大战略”开创鄞州建设新局面

  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力促经济全面回升、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一年。当前鄞州经济总体回暖向好,反弹、回升趋势比较明显,工业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势头,现代服务业在高强度建设中逐步释放潜能后劲,区域经济正进入上升通道。但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力促经济全面回升仍然是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明年鄞州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两创”总战略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重点实施“创新主导、城市带动、民生优先及和谐构建”四大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克难攻坚、全面回升,奋力开创现代化和谐鄞州建设新局面。

  深入实施创新主导战略,着力推进经济形态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

  牢牢把握产业高端化演进、城市化全面加速等重大机遇,依托新城区的全面崛起、优质资源的快速集聚、创新要素的高效投入,深化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形成以高新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城市经济。一是以创新平台提升来做强高新经济。抓牢产业向研发、营销两头延伸契机,依托科技孵化、产学研对接、产业升级“三大平台”建设,全面实现传统块状经济向以高新产业为主导的创新集群转型。加快重大科技孵化器建设,深化与“二院十三校”等大院名校的战略合作,引进培育大型科技孵化、技术服务机构,加速项目孵化和成果转化。优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深化高新企业“实力工程”、“苗子工程”,扶持企业加大科技攻关、品牌创建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依托两大省级工业园区、两大投资创业中心,深化“2+3”工程,优先发展光机电、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扶持发展太阳能、半导体照明等特色产业,提升轻纺服装等传统产业,着力推进高新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新化。二是以产业基地建设来做大服务经济。把以高端项目、高端产业、高端人才为主导的“三高型”产业基地,作为做大做强服务经济的主载体,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八大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总投资90亿元、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52幢商务大楼的南部商务区建设,优先发展总部经济和优质产业,今年建成一期,形成全省商务产业最密集区域。依托万达、BEST、联盛、宜家、奥特莱斯“五大商业广场”,大力发展精品商贸业,提升宁波商贸第二极地位。抓牢保税物流园区获批契机,加快空港物流中心二期建设,构建临空经济圈。加大梁祝、天童-阿育王、它山堰和桃源湾“四大十亿工程”,做优做响旅游强区品牌。依托国家动漫原创产业基地、市服务外包示范园、市软件信息产业园、市首家2.5产业园,大力发展创意设计、软件信息等,打造创意设计示范区。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来做优集约经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以行政服务方式、区块开发模式、要素配置机制“三大创新”,推动区域经济集约发展。创新行政服务,把服务重心从传统的一企一策、点上扶持转到搭建发展平台、强化整体提升上来,完善政策扶持、融资担保、产学研对接等平台,为优质产业、优势企业发展提供支持。创新区块开发模式,按照“规划统筹、公建共享、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开发模式,推进城市功能区块、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解决项目融资难题,提高开发建设品位。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实施向优质产业、优质项目的倾斜政策,严格土地“双控”和“亩均效益考核”,引导低效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深入实施城市带动战略,着力推进城乡统筹从全面融合向一体发展跃升

  充分发挥我区率先进入城乡全面融合阶段的先发优势,始终坚持以新型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大力实施拓城兴市、扩权强镇、农村安居“三大工程”,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资源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实现农村和城市共同繁荣。一是以新一轮城市开发为抓手,提升城市龙头带动力。围绕“设计新、建设精、管理优”要求,全力推进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按照“多核心建设模式”,完善新城区80平方公里新一轮分区规划,深化重点区块城市设计,加快编制新城区北区、中区以及周边镇控制性详规。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大力推进南部商务区、万达商圈、BEST广场等“十大功能区块”建设,形成集商务商贸、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完善城区教文卫等公共设施建设,加快菜市场、社区商业等便民网点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优化城市型街道管理体制,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创新城市物业管理机制,引进大型物业公司。二是以扩权强镇改革为契机,提升镇村节点支撑力。结合实施小城镇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全市试点,深化“扩权强镇”改革,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则放”原则,下放并扩大镇乡在规划、土地、建设、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权限,完善向镇乡倾斜的税收分成、土地收益全额返还政策,进一步激发城镇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城镇“六个一”建设,加大拆迁安置力度,强化街景改造、新区开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配套,支持镇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酒店、文化娱乐等产业,促进城镇形态、功能“双提升”。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连线成片加快村庄整理式改建,启动实施村庄形象改观型工程,深化全面小康“百村示范”创建,打造一批都市新村、生态美村、文化名村、经济强村。三是以网络化构建为重点,提升基础设施对接力。构建通达四方的路网,加大骨干道路、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力度,优化公交线路布局和运营体制。构建水清质洁的水网,扩大城乡联网供水范围,完成区域供水工程;加快区域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推进鄞西、滨海污水处理厂及五大片区污水管网建设,推广实施农村分散式污水生态处理工程。

  深入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着力推进群众生活从总体小康向幸福美满跨越

  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大力实施和谐区创建行动纲领和“幸福民生40条”,深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一是突出共创共富,不断提高群众收入的丰裕度。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创业辅导和就业技能培训,加大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创业扶持力度,促进群众创业致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优化政府就业服务,突出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断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二是突出均衡优质,不断提高幸福民生的共享度。完善“免费教育体系”,在巩固扩大十二年免费教育成效的基础上,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学前教育延伸,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全面构建“十五年优质教育”格局。完善“四医联动机制”,加快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强化镇、村医疗设施和卫技队伍建设,完善“两免两减半”政策,扩大卫生资源供给,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深化“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文化事业多元化投入机制,着力打造“博物馆之乡”,引导民资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健全“政府采购、市场运作、免费享受”的文化产品市场化供给机制,深入开展“天天演”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突出全体覆盖,不断提高生活保障的普惠度。以相关保障制度的“扩面、提标、接轨”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三个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让城乡居民普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靠、困有所助。加快城乡养老保障并轨,不断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对接,稳步提高农民住院和门诊医疗保险补偿标准,强化大病医疗救助。实行城乡低保全面并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强化社会救助和帮扶,解除群众生活后顾之忧。

  深入实施和谐构建战略,着力推进社会环境从稳定有序向和谐和美提升

  主动顺应群众对安全、安宁、安定环境的向往,大力推进法治鄞州、平安鄞州建设,努力建设民主健全、法治完备、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权利切实保障的和谐和美社会。一是保障民权,实现群众权利维护的制度化。拓宽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优化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决策前的民意征询、民主听证等制度,强化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作用,切实把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等的作用。深化基层民主建设,完善“三务公开、四权落实”等各项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引导群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和管理。二是维护民利,促进群众利益实现的最大化。高度重视和主动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从政策源头入手,着力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针对涉农群体问题,抓紧制定贯彻《浙江省农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的细化办法。针对拆迁安置标准不高的问题,完善拆迁安置政策,提高土地区片价,稳步提高拆迁安置补偿水平。针对相关群体保障待遇不平衡问题,在上级政策的允许下,逐步提高待遇保障水平,推进相关社会保障的有机衔接和逐步接轨。三是突出民安,实现社会安定和谐的持久化。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开展“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深化打防控一体化和警务信息化建设。深化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矛盾纠纷领导包案、“三级联调”,加强信息预警和动态分析制度,化解一批矛盾纠纷,促进社会总体稳定。强化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加大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切实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