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推进跨境资本运作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怎样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推动跨境资本运作,帮助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推进跨境资本运作,是突破浙江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助力

  浙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瓶颈”近年来逐步显露,原有的制度先行和区位优势逐步弱化,资源匮乏导致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而全球金融危机下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又对涉外经济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浙江经济要在夹缝中突围,需要借鉴改革初期的做法,在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还要充分借助“外力”——跨境资本运作。

  这里所称的跨境资本运作,是指企业利用境内外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助私募股权基金,实现资本与权益跨境互换,以改善公司治理与运营为手段,实现公司价值创造和提升的过程。这类运作一般以外资并购或协议控制、资产注入、产业整合为起点,以企业上市、基金逐步退出为标志,实现企业发展与资本增值的双赢。

  ——突破企业发展融资瓶颈。融资难是制约浙江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与银行贷款复杂僵化的审核程序不同,境外基金在向企业投资时,主要考察的是企业本身的质地、未来的增长空间和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其投资决策灵活,投资双方可根据评估风险来自由议定出让股权的多寡;投资形式多样,股权、可转换债券等可自由选择,使得企业成功融资的可能性大增,有效消除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资金障碍。此外,境外基金在募集资金时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资金成本也相对较低。以我省为例,截至2009年末,通过跨境资本运作,已有70余家境内企业在境外成功融资,其中境外上市企业30余家,募集资金达50多亿美元。

  ——突破企业技术引进瓶颈。浙江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就是强化技术引进,承接全球性的技术外溢和转移。但在现实情况下,发达国家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转让戒心日重,人为设置了许多障碍。通过跨境资本运作,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内部化交易成本,有效消除先进技术转让壁垒,帮助境内企业加快创新进程,突破技术瓶颈。

  ——突破企业国际化瓶颈。浙江企业经营战略上的转型升级,就是从产品市场的国际化转向企业自身经营模式的国际化,这是企业实现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由于社会文化和法律制度上的差异,国内外企业在交往初期往往缺乏信任,影响合作。通过跨境资本运作,首先,境内企业能够在境外建立运作平台,直接与境外个人、机构展开对话与合作,消除了空间障碍;其次,通过境外公司进行运营,适用国外法律法规,消除了法律障碍,能够有效规避国外对国内各种货物、技术交易的限制措施;最后,通过境外平台,境内企业还能够实现资源、风险的分散配置,提高资产安全性。例如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吉利香港上市公司的背景,以及符合国际惯例的商业运作模式,也是其获得沃尔沃公司认可,并最终收购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推进跨境资本运作,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目前,国际间产业竞争日益表现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的较量,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普通融资不同,跨境资本运作不仅是企业资本存量的简单增加,还伴随着与先进管理理念、尖端技术和海外资源的直接对接,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跨境资本运作不仅能快速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进行跨境资本运作的境外基金多为战略投资者,更加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仅着眼于短期回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也能够承担较高的时间成本和经营风险。因此,在注重长期目标的前提下,公司能够专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培育,实现竞争优势的充分积累。同时,与国内投资者相比,境外基金的主要优势在于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一些优秀的产业投资基金不但拥有丰富的行业发展经验,其在业内的人脉资源和专家人才储备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助力。

  ——有利于企业“制度创新”。跨境资本运作对企业的帮助还体现在产权关系的梳理和企业基础法律关系的规范方面,而这些恰恰是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运作过程中的软肋。境外基金的投资规模一般较大,少则数百万美元,多则上千万乃至上亿美元。为保障资金安全和日后的顺利退出,基金管理人对公司的守法、合规经营有很高要求。以前,浙江经济发展侧重于效率,民营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引入境外基金规范治理结构,实际上是帮助企业解决靠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利于企业“品牌创新”。浙江企业的产品质量和品质并不逊色于国外某些知名公司,其附加值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品牌效应。通过跨境资本运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境外基金的资金和渠道,在境外进行品牌收购,利用这一捷径快速提升品牌形象,实现产品增值。以浙江纳爱斯集团为例,2006年11月,纳爱斯集团通过境外收购,拥有了“百年润发”等三个知名品牌的所有权,实现了产品形象的成功跨越。

  推进跨境资本运作,是培育国际知名企业的成功通道

  要实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目标,需要扶持、培育一批在国际上具备行业影响力的优秀企业,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建立行业标准,减少恶性竞争,引导和规范行业发展秩序。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通过上市来发掘企业价值。

  但境内A股市场成立至今,依然存在着门槛高、审批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等问题。而市场时机稍纵即逝,企业等待之时往往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通过跨境资本运作在境外资本市场直接或间接上市,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最为现实的选择。

  在浙江省,目前已经运作成功的案例包括软银亚洲对阿里巴巴的风险投资、吉利集团香港借壳上市、JP摩根投资绿城房产和华平基金并购银泰百货等。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成为全球B2B行业的领军企业;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掌控全球顶级的汽车品牌;绿城房地产集团2009年销售额仅次于万科,居全国第二;银泰集团依托境外基金,正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商业地产。此外,包括苏泊尔、祐康食品、浙江宝业等一批知名企业,也都是通过跨境资本运作实现了根本性的跨越。

  改革开放30年来,大量民营企业已经初步完成原始积累,正处于产业优化整合、扩张转型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优质投资者的介入和管理部门的支持。外汇局将积极发挥监管和服务作用,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重点辅导、培育和市场推介,引导其充分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