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近年来由科协等部门牵线搭桥,把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引入企业,与企业研发团队紧密结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合作和人才培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新平台。目前,我省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1家,30余名院士专家及其团队与我省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多”与“少”的现状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的领军人物,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数量的多少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发展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浙江院士素来存在“一多一少”的现象:一方面,浙江被誉为“院士的摇篮”,在近2000名两院院士中,浙籍院士达200多人,在全国排位第三;另一方面,在浙江工作的“全职院士”却只有30名,排在了全国第14位。
高层次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战略资源。在浙院士数量少的实质是我省高层次人才的匮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的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制约了我省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我省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就必须把引进高端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智力保证。
“刚”与“柔”的实践
发展才是硬道理,依靠人才实现发展也是硬道理。2008年,在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柔性引才”的新尝试在宁波悄然进行:经宁波市科协牵线搭桥,中科院李依依院士率团队进驻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对企业遇到的“优化热处理环节”等难题进行技术指导,将中科院研发的“超高硬韧性耐磨铸钢研究与制造技术”及“可视化铸造技术在大型铸钢斗齿上的应用”两个项目引入企业,使公司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生产规模跃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两年来,“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我省各地陆续建立,一批院士及其团队纷纷入驻企业,通过专题报告会、技术诊断、技术对接、合作攻关等形式,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搭建创新平台。先后有200多人次院士专家与300多家企业进行了对接,签订合作项目60多项。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旨在引导院士、专家等高端人才及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调整组合、优化升级,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探索和实践。“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不仅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而且把一批国家级的“大院名所”和创新团队引入我省,还带动了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
“远”与“近”的思考
今年,省政府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纳入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任务。最近,省委组织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建站工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机制、组织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都为建站工作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但当前在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我省是民营经济大省,在过去发展中形成了大量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和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经济结构的体制性、素质性、资源性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暴露,要素成本之重、科技含量之低、品牌缺失之痛、结构低级之忧等“成长中的烦恼”,成为制约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而这一切“烦恼”的主要症结所在,就是自主创新不足。因此,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浙江经济“腾笼换鸟”,这既是我省数以千计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策。
近两年的实践表明,“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成为立足我省实际,柔性引进高端人才、争夺新兴战略性产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把“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上升为我省引进高端人才的重要工程,纳入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给予相应的政策加以扶持,以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