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母子”走过风雨半世纪
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就快到了,浙江温州边防支队西湾边防派出所干事叶侠森寻思着给自己的“兵妈妈”郑春妹老人准备节日礼物,可转念一想老人家离开人世已经一个多月了。回想起去年的母亲节,叶侠森还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去年5月10日母亲节,叶侠森和战友们拎着蛋糕、水果到西湾乡二沙村探望郑春妹老人时,老人拉着小叶,双手摩挲着,嘴里喃喃念道:“乖孙儿,你看奶奶来了啊,太好了,太好了!”岁月催人老,当时已经95岁高龄的郑春妹恍惚间竟把叶侠森错当成了远在外地的孙儿回家来了。可老人也没认错,西湾边防派出所官兵其实都是她的亲人,她的儿孙。
郑春妹是温州市平阳县远近闻名的拥军老人,也是市里的“拥军模范”,她的故事曾感动了许多人。
1962年,西湾乡北山村首次迎来边防驻军,战士们来自五湖四海,村民都很喜欢这些为西湾贡献热血和青春的年轻人,48岁的郑春妹更是把他们当“儿子”。
西湾是滨海乡村,当时村民以打渔为生,战士们执勤、训练很辛苦,郑春妹便把亲生儿子出海打来的最大条的黄鱼、带鱼挑出来,给他们送去;战士们换下的衣服,她总是抢来洗了晾出去;战士们也认这个“娘”,那时候郑家穷得有时吃不上饭,战士们便把饭送过来放在锅里;部队里养的猪杀了,也把上好的肉给这个“娘”送来。
别样“母子”走过风雨半世纪
郑春妹和边防战士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兵们总是过了几年就要复员退伍,每逢这个时候,郑春妹总难过得吃不下饭,这些孩子平时总是“郑妈妈”、“郑奶奶”热乎乎地叫,但分别了之后,也许就再也见不上一面了。1989年,该所官兵奉命撤离西湾,郑春妹和乡亲们前来送行时,大家哭得难舍难分。
也许郑春妹注定和“兵儿子”有缘。2003年底,根据边防工作需要,西湾边防派出所又恢复成立了。此时已是89岁高龄的郑春妹,在新一代边防官兵主动上门“攀亲”时,流下了悲喜交加的泪水。官兵们发扬老边防爱民好传统,每月从个人津贴中凑齐200元给老人买生活用品。老人90岁大寿时,官兵们带着生日蛋糕来给她办了一个简朴但隆重的生日会……每次他们来,老人还是和以前一样,张罗着鸡蛋、蔬菜让他们带回去,官兵们婉拒了,老人便会以家长的身份“压”给他们。
在郑春妹老人眼中,边防战士真是“最可爱的人”,除了边防治安管理工作,他们为西湾奉献了太多:一对父子在海边不慎从50多米高的悬崖上跌入海中,战士们冒着被海水冲走的危险把他们救起;四沙村有个孤儿林鸯鸯,家境贫困辍学,战士们主动资助完成学业;村民海涂养殖和房屋被台风吹毁时,战士们就成了“抢修兵”……
尽管西湾边防派出所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老人和边防官兵之间的“母子”情缘持续了近半个世纪。今年4月初,在老人病重迷留之际,96岁高龄的郑春妹卧病在床,神智已经不清了,但一说到边防官兵,她便会双眼放光,骄傲地说:“我可有一大群孝顺的‘兵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