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高层与政务 > 政策瞭望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洪嘉祥:抓住机遇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慈溪市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临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要坚决贯彻中央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措施,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转型升级不畏难,打好“保稳促调”攻坚战。一方面,政企携手,共度时艰,千方百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机遇,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市实现了从农业大县向新兴工业化城市的跨越,初步构筑了具有慈溪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2008年工业GDP、财政贡献和就业分别占全社会的59%、65.7%和60%,工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区域经济持续回落,根本原因则是长期累积下来的素质性和结构性矛盾。一是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高度化不足的态势。尽管我市产业块状经济带来产业配套能力强、配套半径短的优势,但是整体优势不强,产业链缺失,产品附加值不高,总体上处于产业链和利润链的低端,导致企业生产效益提升不快,对能源、原材料、劳动力价格的波动特别敏感,一旦丧失劳动力优势、价格优势,企业就会迁移。二是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市场结构,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冲击时间更早、范围更广、强度更大。目前我市外贸依存度高达80%,出口依存度高达70%,整个经济生产链条都与外贸紧密相关,与外部市场环境紧密相关。这既是慈溪的特色与亮点,又是弱点,因为一旦出口受阻,整个经济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自1992年以来,我市出口增幅年均保持在35%以上,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一季度急剧下滑至19.3%,由此导致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深幅回落之势。今后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也不可能再依靠这样高速的出口增长来带动经济发展。三是以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结构,对劳动力和融资等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不如以规模企业为主的地区。我市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虽有2103家,但普遍规模偏小,有带动力的行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慈溪虽是浙江经济强市(县),却没有销售超100亿的企业,而江苏常熟市2008年销售超100亿元的企业就有2家。慈溪企业的“狗群经济”,过去我们曾引以为豪,但从新形势的要求看,企业发展“多、小、散”的格局,开始制约经济增长质量和整体效率的提高,其内在的资源分散不集约、污染难治理、产业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等弊端正日益显现,必须从裂变走向整合。四是以低素质劳动力为主的用工结构,对社会管理和产业提升带来一系列问题,使产业难以从中低端向高端发展。慈溪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稀少,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不高,产业工人基本上由低素质外来人员构成,已成为一个典型的外来劳力依赖型城市。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在促进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城市承载、环境和公共资源造成严重负荷,对社会稳定也带来严重影响。

  从慈溪改革开放30年来工业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出,成千上万市场主体崛起,形成了千家万户办企业的地方特色。这一时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重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获得资本积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低端产品带动经济增长,依靠生态环境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形成了以外延扩张为主的经济形态。这种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慈溪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模式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当慈溪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这种发展模式所释放的增长能量已经接近极限,继续沿袭这种发展模式,势必带来并且已经带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由此造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要素供给、企业存续等等难以为继。目前,我市GDP已过600亿元,工业经济总量更是跨越2000亿大关,具备了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尤其是在要素供给、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的倒逼下,推动转型升级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准确把握慈溪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努力在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上率先走出一条新路。

  努力把握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策略

  目前慈溪正处于人均GDP从5000美元到1万美元发展转型(即从中等发达的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但作为市场活动的一部分,转型升级有其盲目性、无序性和滞后性,作为地方政府,必须加以引导和调控,通过把握转型升级的方向,加快慈溪工业转型升级。既要实现经济转型,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做到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集约发展、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相互结合;又要实现产业升级,即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提高产业层次;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优质产业,尤其是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以此提升产业竞争力。总的来说,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实现我市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以效益倍增为核心。过去那种靠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当前慈溪工业处于转型提升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工业效益的全面提升为目标,走集约化的发展路子,依靠科技进步、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加强管理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集聚提升、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升慈溪工业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增长的目标。二是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一方面,资源环境制约倒逼创新。过去我市主要依靠土地投入、能源消耗和劳动力大量投入来换取经济增长,经济效益低,社会效益差,城市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负。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的新形势下,需要依靠自主创新来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持续发展促使创新。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创新投入。依靠高新技术、高素质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推动产业从贴牌制造向自创品牌转变,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获得更强的增长引擎,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的新竞争优势。三是要以产业联动提升为导向。从总体上看,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尚处起步阶段。在比重上,从2000年以来,我市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徘徊在33%左右,去年三产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3.2%,低于去年全国(40.1%)、长三角地区(43.2%)、全省(41%)、宁波大市(40.4%)平均水平;在结构上,以商贸流通业等传统型服务业为主(占比62%),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不仅影响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迈进,同时也制约第一、第二产业发展进步。现在产业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离不开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产业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就我市实际来讲,要在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得益彰的“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流量经济”、“城市功能要素经济”等新兴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之间共生共荣,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要以全方位的开放合作为支撑。开放合作是慈溪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包括活跃的进出口贸易,还包括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的全方位流动,这是我市产业层次获得提升、传统产业得以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动力和捷径所在。因此,要大力倡导“把全方位开放合作的理念贯穿到各条战线,把全方位开放合作的任务落实到各个领域”,研究确定新一轮开放合作目标任务,着力在重大产业项目、科技孵化、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引进等方面求突破。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在开放合作中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当前应当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工业转型升级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粗放到集约的渐进过程。当前,我市工业经济总体上还处在量的扩张时期。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必须立足实际,把握规律,决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更高层次上体现先进性和协调性。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实施培育规模效益型企业战略。龙头企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自主品牌的依托、地方税源的支撑,同时也是城市的靓丽名片。主业突出、行业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对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带动辐射作用。要结合我市工业经济效益倍增计划,加大投入,扶持15家左右工业企业,争取用三年时间使销售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家,3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家,使之成为推动我市培育规模效益型企业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的作用,使之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订实施一批培育规模效益型企业的配套政策。要积极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着力实施联合兼并重组工程。一是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在市内和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二是大力促进联合上市,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加速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未来5年,按照“培育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思路,滚动建立每年50家上市后备企业队伍,5年内上市公司超过12家。三是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生产经营、精益化管理等方向转型升级,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协作配套、共建销售网络等方式开展合作。四是予以政策扶持。对并购重组企业实施的对慈溪市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项目,要在土地、水、电等要素保障方面给予倾斜。发挥市产权交易中心的基础平台作用。鼓励兼并重组企业进入市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产权估值转让。

  着力实施内外贸市场并举战略。拓市场是促调整、保增长的关键所在,要树立“立足慈溪、做强慈溪”、“跳出慈溪、发展慈溪”的理念,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拓展发展空间。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以优化外贸结构为着力点,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创新外贸交易方式,规避出口贸易风险;二是以完善营销网络为突破点,巩固和拓展国内市场,研究市场理论和市场营销策略,完善市场营销网络,提高品牌营销水平,引导和刺激本地市场;三是以扩大开放合作为切入点,抢抓和创造市场商机,要以城市推介引商机,依托展会抢商机,深化合作抓商机;四是以推动产业提升为落脚点,把握和适应市场需求。要加快编制完善规划,加强自主创新,引导做优做强,发展服务外包。

  着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多重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危机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要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气,大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品牌经营、组织变革等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重点开展“六大创新”:一是技术创新。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公共服务三大体系。探索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在智能家电、机电一体化产品、新材料、新能源、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组织开展专业性的科技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二是产品创新。引导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研发并投产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自有知名品牌、有较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促进我市产品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三是品牌创新。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高品牌创建和经营能力,培育一批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提升“慈溪制造”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管理创新。引导企业树立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培育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高战略规划、生产组织、技术开发、财务管理等基础性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五是营销创新。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方式,积极调整产品市场结构,抱团组建国内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千方百计开拓国内市场。六是组织结构创新。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或重组,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动我市企业由家族式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政策瞭望》杂志2010年第3期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