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走生态立省之路 促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要求,浙江省近几年积极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从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到提出建设生态省,再到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体会议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生态立省的新要求,在推进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与生态省建设相比,生态立省的战略层次性更高、外延更宽、包容性更强,为浙江和谐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以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产业等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创新平台和发展空间,对于促进浙江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走生态立省之路,就是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和发挥浙江的生态环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浙江人民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共享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生活,在建设生态文明上发挥示范区作用。

  走生态立省之路,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只能在摸索中前进。生态立省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主要包括生态理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体制和生态政府等方面,其中,生态理论是生态立省的理论指导,生态文化是生态立省的精神动力,生态经济是生态立省的经济基础,生态社会是生态立省的群众支撑,生态体制是生态立省的制度保障,生态政府是生态立省的主导力量。因此,走生态立省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理念、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完善生态体制和打造生态政府,综合治理传统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多问题,科学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与方法,进而完成增长方式、经济结构、消费模式乃至人类整个生存方式的重大转变。

  A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当今世界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纳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中,强调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表明我们党对经济发展方式、人类文明体系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是价值观的革命,与长期以来所提倡的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等概念相比,生态文明具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演化升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既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又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因而成为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属性。生态文明的本质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其与工业文明的分野首先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工业文明立足于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而生态文明则要求人类寻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它摈弃了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物质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使工业化、生态化相互融合,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努力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实现新文明形态的超越。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从发展历程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形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生态系统内在的规律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演进的历史,人类经历了从依赖畏惧自然,再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变化,相应地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阶段,目前正迈向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

  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而且是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潮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发展理念的升华和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深刻而全面地论述了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人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B生态立省是浙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战略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根本举措

  目前,浙江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传统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承受,群众难以答应。生态立省增大了浙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强了浙江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性。要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其他方面建设的关系,善于利用“倒逼机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促进转型升级、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走生态立省之路是浙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生态立省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了一个更加务实、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新阶段。浙江应当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契机,把生态立省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与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与把欠发达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注重调整、改造传统产业,更加注重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物联网、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推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的节能减排降耗,加快构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产业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走生态立省之路是浙江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就浙江来说,长期以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状况尚未根本扭转;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企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仍在存续;经济增长结构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外贸依存度高的格局难以为继。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有利于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约化、集聚化、生态化发展,实现全省经济的转型升级,最终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

  走生态立省之路是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关键之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应相当强烈。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严峻的环境形势对浙江而言既是严肃的警示,又是无情的挑战。偿还生态欠债,是全省上下、社会各界和全体公民共同的责任。在新形势下,要始终把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纳入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总战略之中,纳入到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具体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积极创造舒适、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使浙江的山川更加秀美,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把一个美好的家园留给子孙后代。

  走生态立省之路,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倡导绿色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当前,全球资源约束加剧,气候极端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国围绕气候问题博弈更加激烈,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这既给我们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国际新趋势,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经济变“绿”,争取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近年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借助绿色革命全球化的大趋势,构筑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壁垒,保护本国国内市场,限制外国商品进入。这迫使我们要认真评估绿色壁垒对我省进出口的影响,充分发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发展绿色产业,推行绿色标准,实施绿色经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C走生态立省之路,必须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完善生态体制,打造生态政府

  走生态立省之路,必须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价值观,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形成倡导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实施生态文化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充分发挥现代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先导作用,使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

  生态文化具有先导作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动力。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营造和弘扬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相吻合的现代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特定的群体心理素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广泛渗透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生态文化建设把保护自然生态提到文化建设的高度,体现了对我国先进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的深层次认识和理性升华。

  要树立生态价值观,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把节约文化、环境道德纳入社会运行的公序良俗,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选择节约、环保、低碳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树立生态价值观念,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使每个公民都自觉地投身于生态建设中,形成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走生态立省之路,必须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倡导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把生态产业和低碳产业作为新的技术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形成以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和低耗、减排、高效为特征的内涵式增长模式,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浙江在环境资源配置中依然存在三个悖论:即:环境容量资源日益稀缺与无偿使用的矛盾;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与经济激励不足的矛盾;生态资本呈现衰退趋势与生态投资严重不足的矛盾。发展生态经济,就要通过大力发展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的生态技术、生态产业,大力关闭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力,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

  大力倡导生态产业模式,进行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发展生态型经济,在上下游之间形成生态责任与经济效益相匹配的生态链关系,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促进传统制造模式向柔性制造、先进制造和虚拟制造转变,争取在生产环节就有效地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建设高效益、集约化、生态型的工业园区,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双重优化和协调发展,最终使该企业群落寻找到一种比个体效益的总和还要大得多的群体效益,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的先行区、示范区。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积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地转向低碳发展的道路上来。各级政府需要出台新政策,吸引低碳产业投资,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吸收和创新低碳技术,为低碳发展构筑新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

  走生态立省之路,必须建设生态社会,充分激发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健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渠道,通过体制创新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社会性的公共事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公众,生态文明建设要靠公众。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全社会共同行动,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作、企业自觉、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要通过体制创新为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多种渠道,消除社会抵触情绪和心态失衡,从社会和谐中凝聚出抵制生态恶化的整体合力。

  把落实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通过推行环保设计减少产品、服务和经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企业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生活需求,而且要积极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以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开展生产经营业务,力求对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作出长期的贡献。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与渠道,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监督。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大建设项目要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决权,体现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使政府决策民主化。实施公众参与,集中公众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有利于把环境隐患和安全隐患事先消除。要通过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调动城乡居民参与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中心城市规划建设要突出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定位和风格,加强城区及周边天然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保护,建设多层次的城镇绿地体系,综合整治城市内河、内湖环境,恢复生态和景观功能。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文明示范村(美丽乡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走生态立省之路,必须完善生态体制,促进生态资源、环境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经济核算方法,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完善生态体制的难点在于生态效应的外部化,已有的经济核算制度和考核制度难以反映这方面的成本、收益和责任。因此,要在生态领域、环境领域引入成本、收益的概念,促进生态资源、环境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建立反映生态资源、环境资源价值的经济核算制度;要改革要素的分配机制,要提高资源性价格的收费标准,改变生态资源、环境资源无偿使用、低成本使用的状态,体现其稀缺性,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要积极推行市场化生态补偿,积极探索资源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资源与生态的商品化、资本化,使环境要素的价格真正反映其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损害的修复成本。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发展生态型经济,支撑生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措发展资金。实施污染收费的税收政策、环境津贴政策和优惠绿色信贷政策,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体制与金融信贷体制。完善经济核算方法,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

  走生态立省之路,必须打造生态政府,把生态治理上升为政府的核心职能,强化公共政策、公共资源、公共权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与支撑功能,努力形成低碳发展、增长转型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政府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战略实施者,要在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求各级政府将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中,通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的调整,通过政府校正市场失灵的有效作用,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建构以整体性、协调性为特征的,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生态治理资源,保证政府能够有效履行生态管理职责的政府运行机制。

  强化公共政策的引导功能,建立健全一整套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治理的保障机制,努力形成低碳发展、增长转型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导向。大力建设公共服务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信息、法制等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威支撑。发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改革政绩评估体系,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考察领导干部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是否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从而推动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低消耗、高利用、低排放的集约型模式转变。修改和完善环境法规体系,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