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年08月16日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作者: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 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 刘亭
编辑:陈惠娟
随着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我省的城市化发展环境正在出现“五大变化”:一是进入人均GDP7000美元阶段,城乡居民的需求从追求物质富裕为主,转向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二是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全省城镇空间的组织化程度正在加速提升;三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人口集聚呈现出分化、分业、分流的趋势;四是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凸显,城市化发展模式必须由粗放转向集约;五是社会不稳定隐患增多,城市治理由政府为主,转向社会多元参与。在中央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省推进新型城市化亟须“三大创新”——
创新“理念”
创新“理念”就是面对宏观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积极创新城市化的发展理念,增强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切实把我省城市化转入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
集约发展理念。一是城市精明增长,即在城市资源稀缺性日趋突出的新形势下,土地及其他资源利用必须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开发转变、从注重城市的平面扩张向立体提升转变。二是经济创新高效,即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工业服务业协同带动转变,从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三是环境友好低碳,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推行低碳生活,创造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组群发展理念。一是都市经济圈,即在城市分布比较密集的区域,通过发达的交通走廊把相对孤立的城市紧密连接起来,在核心城市的带动下逐步构建地域分工和协作网络,进而形成具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城镇空间组织形态。二是沿海城市带,即通过抢抓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顺势推进沿海县(市)“产业东移、城市东扩、人口东聚”,构建沿海城市带。三是小城镇组团,即以中心镇培育为契机,鼓励和引导小城镇和集镇,以中心镇为核心组团发展。
协同发展理念。一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协同推进,即通过要素和产业的空间集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的长足发展,加快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城市化与信息化协同推进,即以“数字城管”为突破口,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三是城市化与市场化协同推进,即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全面启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四是城市化与国际化协同推进,即积极参与世界城市分工,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更宽领域内开展国际合作。
一体化发展理念。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即按照中央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新谋划、新期望、新要求,积极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二是城乡一体化,即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构建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新型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三是居民一体化,即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农民转移转化,促进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系统。
创新“载体”
创新“载体”就是以农村人口城市化为导向,按照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城乡一体的原则,逐步构建“4224”的城乡空间框架体系,创新城市化的空间载体。
把四大都市圈作为全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中心区域。将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圈,作为带动全省率先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地区,进行重点培育。其中,杭、宁、温三大都市圈重在打破行政壁垒,深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圈层腹地为支撑、多层嵌套的复合网络结构,形成城乡空间疏密有致且功能整合、低碳生态的有机整体。浙中地区则在加快发展金-义聚合主轴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金-义同城化发展,积极谋划构建金-义都市圈。
把辖区市和经济强县(市)培育成区域中心城市。综合考虑区位条件、城市规模、发展潜力等因素,把除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之外的7个辖区市和部分经济强县(市),加快培育20个左右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都市圈的次级中心,加快推进都市圈从“核心-边缘”结构走向“中心-圈层”结构。这样,都市圈中心城市就能由纵向扩展转向圈层扩展,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拓展都市圈的影响范围,并通过集聚与扩散两种作用力的交互耦合,组织和带动其他城市及广大腹地快速发展。
把中心镇分批培育成小城市。在全省规划培育200个左右中心镇的基础上,首批选择20个左右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建成一批管理水平高、集聚能力强、服务功能全、规划科学、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小城市。其余中心镇则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地进行分类培育,待条件具备时,再按照小城市的要求进行重点培育。
把中心村建设成城乡一体的农村新社区。顺应农村人口分工、分化、分业加速的趋势,按照“发展中心村、控制一般村、搬迁高山村、萎缩空心村”的思路,以农村土地整理、危旧房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引导农村人口、产业和设施向中心村集聚,提高中心村的辐射带动力,培育建设4000个左右“规划科学布局、村庄人口集中、要素利用集约、村域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备、管理服务完善”的中心村。
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就是围绕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资源市场配置、城乡经济互促共进、城乡社会和谐共融的目标,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点围绕土地、住房、金融等方面,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的“八大改革”,创新城市化的发展机制。
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土地问题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特别是宅基地、承包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长远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迫切要求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统筹配置,提高城乡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重点是探索宅基地在县(市)范围内置换机制,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机制,进一步创新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
统筹城乡住房体制改革。针对当前城乡住房的结构性困难,特别是乡-城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城市住房相对紧张、农村相对闲置问题突出,以及农村的危旧房问题,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将定居城市的农民工逐步地、有区别地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村住房(宅基地)的可流转制度。
统筹城乡产权制度改革。随着下山脱贫、旧村改造和农村土地整理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大量农村人口异地居住,人户分离的现象比较普遍,为此,要加快统筹城乡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价值显现和产权交易。重点是逐步扩大农村集体资产改革范围,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机制。
统筹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以理顺权责关系、改进管理方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率为目标,寻求一种公平和效率并重的管理体系,提高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重点是分类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强镇扩权改革,推进农村新社区管理服务改革。
统筹城乡金融体制改革。随着人口等要素的集聚和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从初始阶段的普惠制、广覆盖,转向金融资源的集聚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将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为此,统筹城乡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重点是改革完善城乡金融组织体系,深化城乡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城乡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统筹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抓住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省民间资本丰裕的突出优势,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城乡建设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是建立市场化多元投融资体制,探索建立小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积极创新城乡投融资方式。
统筹城乡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按照人人享有公共财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建立公共财政支出优先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的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重点是完善公共财政投入与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土地出让金城乡共享共用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改革。
统筹城乡考核机制改革。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按照经济市场化、管理民主化、社会公平化的改革取向,实行城乡分类绩效考核机制,降低经济考核比重,注重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为导向的城乡考核机制。重点是创新区(市)县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乡镇、街道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多元化城乡绩效考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