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浙江的未来,是浙江拓展经济空间、抢占制高点的希望所在。当今世界正处于海洋科技日新月异、海洋勘探纵深推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的海洋经济新时代。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实现海洋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是浙江打造“蓝色引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选择。
沿海新一轮发展的战略重点
近年来,沿海发达国家纷纷把海洋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发达国家开发海洋的经验,主要可归纳为“科技先行、服务主导、政府扶持”12个字。遍观中国,“海洋运动”渐入佳境,海洋科技纳入国家八大重点科技领域,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涌现新热潮。向海洋进军,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要财富成为沿海地区新一轮发展重点。近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珠海横琴岛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相继纳入国家战略。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等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东部沿海地区将形成完整的沿海经济发展带。这是一条“蓝宝石”串成的美丽珠链,将为海洋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搭建起大平台。
对浙江来说,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必然选择。从资源利用上看,浙江海洋资源丰富,拥有海域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6倍,港口深水岸线、海洋旅游、海洋能等资源拥有量也都居全国前列,但海洋经济规模与资源优势还不相称,海洋资源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从产业结构上看,近年来浙江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20%以上,港航服务、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等全国领先,但总体上海洋科技实力还较弱,海洋高科技及中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近期,浙江与广东、山东一道成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创新发展体制,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迎来历史性契机。
更加注重“四个统筹”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海洋经济发展五项定位、三大亮点和“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点”的发展布局也已大体明确。当前,发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优势,加快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已经成为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综合考察国内省内形势,发展海洋新兴产业需要更加注重“四个统筹”。
更加注重统筹滨海开发与海岛、海域利用。当前,沿海地区海洋开发大多集中于滨海陆地和围垦区域,近年来海岛开发逐步加强,但对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内的海域开发相对滞后,公海资源利用微乎其微。大洋中存在丰富的海洋生物、矿产和能源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开发利用海洋新资源,是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源泉,是克服浙江资源能源约束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跳出沿海开发范畴,拓宽海洋经济发展思路,在加强海洋科技实力和陆海联动的基础上,真正走向大洋,建立更加完善的海洋新兴产业体系。
更加注重统筹滨海重化化与城市化。浙江产业布局中存在较明显的“工业滨海化、滨海重化化”取向,对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各地滨海开发区域是定位为临港工业基地、海洋产业集聚区还是滨海新城?从国际经验上看,沿海经济最终将走向服务业主导和城市经济主导。从开发区发展趋势看,单一功能型工业集聚区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综合性多功能产业集聚区成为新趋势。因此,滨海地区应高度重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融合,集聚人才、科技、信息和金融等高端要素,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综合平台。
更加注重统筹海洋新兴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布局要避免“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倾向,促进海洋新兴制造业与新兴服务业联动发展。承接国际海洋新兴制造业转移,加强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力争在海洋工程等高附加值制造方面率先取得突破,仍然是浙江的比较优势所在。顺应海洋产业升级和国内消费升级趋势,提升滨海旅游与娱乐、港航服务等产业价值链,进一步突出其战略地位,抢占战略制高点,则是中长期发展的重心所在。
更加注重统筹海洋产业竞争与沿海经济合作。东部沿海省市再次掀起海洋开发热潮,海洋新兴产业的区域竞争在所难免。要发挥区域竞争的正面效应,避免对现有项目的无序争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要加强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和优势互补,携手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协力占领海洋新兴产业制高点。这就要求在海洋新兴产业布局中突出特色,集中重点,建立跨地区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特色鲜明、错位竞争、合作共赢的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四点对策”
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加快抢占海洋新兴产业制高点。根据海洋产业结构演变趋势,浙江滨海旅游与娱乐、海洋交通运输仍然具有最大发展空间。关键要提高服务档次和水平,提升产业价值链,以中高端旅游娱乐和现代港航服务为突破口,加强资源整合,打造区域品牌,推进跨国合作,抢占国际国内市场制高点。海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很大。关键要在核心技术上求突破,在产业层次上求提升,在推广应用上求实效,加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同时,切实推进海洋能和海洋矿物资源勘探开发,加快产业化应用步伐。
创新引领,要素集聚,大力提升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我国海洋经济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3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70%。因此,加强海洋科技投入,以研发为龙头带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发挥国家海洋二所、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的科研和人才培养优势,打造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和海洋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建设省级海洋科技园,打造海洋新兴产业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基地。同时,结合人才强省建设,大力培育引进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海洋技术应用型人才,增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
率先改革,深化开放,切实增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活力。用足用好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先行先试的体制创新优势,争取在对外开放、海洋科技创新、海域使用、国际金融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构筑体制先发优势。深入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加强港口联盟、港航综合服务中心和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深化国际贸易和海洋科技合作,打造国际科技、人才和资本汇聚的海洋新兴产业高地。发挥浙江民营经济优势,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海洋新兴产业。
发展文化,提升价值,以现代海洋文明引领海洋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浙江海洋开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条件突出海洋文化,形成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加强海洋文明宣传,强化科学用海的文化支撑,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