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吹风 | 浙江观察 | 理论前沿 | 决策解读 | 工作简讯 | 中心组学习 | 社科信息
    
乡村休闲引领三农新跨越

  在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新时期的三农工作,特别是在生态屏障地区、欠发达山区如何实现新跨越?近年来,遂昌县围绕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眼于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提出了“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

  深刻认识乡村休闲旅游是山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在生态文明兴起、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我们要重新认识乡村拥有的资源和环境,重新定位三农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都市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更渴望追求一种健康、快乐、休闲的生活方式,这就为小山村发展休闲旅游产业找到了最佳切入点。依托乡村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通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将小山村精心打造成都市人回归自然、放逸身心、体验乡土气息的魅力家园,为欠发达山区特别是生态屏障地区找到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跨越发展之路。

  全面提升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我们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从遂昌良好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以山村为平台、文化为特色、产业为支撑,创新理念,强化举措,积极构建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的新山区经济发展格局。

  坚持从环境提升入手。我们启动实施了浙江最大的“森林保护计划”,将生态公益林面积扩大到195.1万亩,位居全省第一。以“中国洁净乡村”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实了河道保洁、河道采砂、渔业渔政和水域占用“四位一体”的河道管理新机制,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前列。

  着力推进景区建设。先后建成南尖岩、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神龙谷等3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两处3A级旅游景区,同时还建成了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我们以景区为依托,按照“龙头景区+农家乐”的模式,打响了遂昌乡村休闲品牌。

  打造文化特色。围绕“节庆文化常态化、传统文化产业化、群众文化职业化”的工作定位,形成了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带动了3万多农村群众直接参与,吸引了近20万中外游客。我们按照“一村一品”的目标,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生态文化特色村,成为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的“领头羊”。

  凸显富民和谐。乡村休闲旅游是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着眼于原生态环境、原生态文化、原生态农业的带动与融合发展,对培育新农村特色产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不断加快,遂昌“新乡村医改”、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农民异地转移、农村危旧房改造等民生和社会事业加速发展,使更多的农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乡村休闲旅游成为县域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成为民生产业、和谐产业和幸福产业。

  以乡村休闲旅游引领新时期三农工作新跨越。近年来,我们在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省旅游经济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水平,切实以乡村休闲旅游引领新时期三农工作实现新跨越。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以乡村休闲旅游为引领、一二三产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山区经济建设。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以工商资本为引领、村级组织为保障、农户经营为基础的“三位一体”产业培育模式,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加快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效益,带动原生态精品农业、生态工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以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提升山区产业整体竞争力,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生态产业集群。

  以中心村和特色村建设为着力点。按照人口集聚、产业集聚、文化集聚的要求,以乡村、乡野、农耕为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培植融入中心村和特色村建设中,以景区为依托、农家乐为平台、节庆活动为载体,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示范引领,并以中心村、特色村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最大限度发挥休闲旅游产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使中心村集聚程度进一步提升,特色村产业、文化特色更加彰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围绕山区农民的增收致富,加快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步伐,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品质,进一步促进城乡互动、文明交融、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

相关稿件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