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0日电(记者 孙亭文)阿勒泰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新疆北端。东部与蒙古国接壤,西部、北部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交界,国界线长1175公里。该地区也是一个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方,由哈萨克、汉、回、维吾尔、蒙古等36个民族构成
根据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安排,位于中国东北部的老工业基地吉林省首次援助新疆,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的阿勒泰市、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和吉木乃县。二者一个位于中国的东北,一个位于中国的西北角,有着地理气候、多民族共居等共同特点。
吉林首次援疆关注民生成重中之重
今年4月末,吉林省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对口支援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城镇防洪应急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吉林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工作拉开序幕。2010年,吉林省还将启动多项对口支援试点项目,目前已安排了6000万元资金,涉及雪灾危房重建、防洪应急、牧道桥和具备通电条件的无电村通电等工程。
布尔津县地处额尔齐斯河与布尔津河交汇处,是洪灾易发区。由于去冬今春当地遭受的特大雪灾,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极易发生融雪性洪水和山洪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启动的防洪应急工程计划治理堤坝3.83公里,工程完工后,将有效提高城镇防洪能力。
吉林省表示,对阿勒泰的对口支援将重点放在民生方面,以支援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把输血支援和造血支援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当前的发展,又要重视长远谋划,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老工业基地携手“金山银水”
新疆阿勒泰地区水草丰茂,物华天宝,素以“金山银水”著称。当地人说“阿勒泰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这里的“黄金”是各类矿产宝藏的代名词。
阿勒泰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世界级有色金属成矿带中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稀有金属的摇篮、新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源地。现已发现矿产4大类94种,占全国拥有矿种数的54.97%,占新疆拥有矿种数的68%还多。已探明储量的有51种、矿床227处,其中块白云母、钾长石3种储量具全国首位,12种居全国前十位,还有8种居全疆前十位,是新疆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属、非金属成矿带和勘探开发基地。
阿勒泰曾因矿业而兴,前苏联地质专家就在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镇发现了被中外专家誉为“地质圣坑”的可可托海3号矿脉,随着后来的深度开发,使可可托海富甲一方,成为远近闻名的“小上海”。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以富蕴县、哈巴河县为代表的黄金开采业异军突起,黄金生产企业遍地开花,全地区的黄金生产量曾达到相当大的规模,一个“黄金大区”以耀眼的色彩支撑着最初的强区梦。
阿勒泰:破解发展难题需激活“造血”功能
根据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的安排,支援阿勒泰地区的还有黑龙江省。中共阿勒泰地委书记张汉东表示,中央确定由吉林省、黑龙江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充分考虑了气候、资源、产业的趋同性特点,为阿勒泰破解难题、加快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阿勒泰必须抢抓机遇,把两省的支援化为动力,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做好准备,努力实现阿勒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长治久安。
目前,阿勒泰地区初步提出了2010年对口支援试点项目(包括雪灾危房重建及牧道桥建设项目、具备通电条件的无电村、点通电项目)和2011年至2015年受援项目规划建设,以及在教育卫生、干部人才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援助建议。
当前,阿勒泰地区发展面临许多特殊困难,特别是一些制约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亟等破解。去冬今春,阿勒泰地区又遭受了60年一遇的严寒暴雪灾害,农村牧区损失巨大,很多农牧民住房、牲畜棚圈、农田草场水利设施等遭到严重损失,而阿勒泰当地又缺少龙头企业,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经济实力不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十分有限。
张汉东表示,阿勒泰当前正处在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型的历史阶段,具备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要在较短时间内改变欠发达的现状,关键是要激活“造血”机能,尽快释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