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1日讯 “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朝霞行千里,晚霞不出门。”在现代科学预报体系下,这些大量与天气相关的谚语却逐渐被人们遗忘,近期关于“‘土法子’还应不应该教给孩子?”的争论越加激烈。浙江省气象局副局长苗长明在今天举行的气象为民服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土法子”,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发布会上,浙江省气象局发布的《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包括各类气象监测、天气预报、气候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等方面的内容,是全国首部省级全面阐释公共气象服务情况的服务性手册。
基于当前气象科技水平的发展,浙江3天以内天气预报的晴雨准确率已达到80%,一周以内的准确率大约在70%左右,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也更加准确。而历史上,在那些科学技术缺乏的年代里,“老祖宗们”则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长期的观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富有经验性且朗朗上口的“土法子”。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面对这些大量的与天气相关的谚语,苗长明认为对“土法子”要区别对待。
“在监测技术不是很发达的初期,我们还在局里养了泥鳅和王八来预测天气。”苗长明笑谈说,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办法,倒置了天气预报的因果关系。“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一些有价值的农谚,依赖科学技术升华到预报方法理论体系中,而不是用‘土’语言去阐释‘土’的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