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巴扎”,在维吾尔语里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巴扎遍布乌什城乡。图为3月6日,当地淳朴的一家三口坐在毛驴车上,去巴扎采购物品。
![]() |
春季,蓝天雪山下的沙棘林也有另一番美景。
![]() |
今年3月,我市援疆干部主动参与当地植树造林活动,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建绿色家园。
去年中央新疆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后,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孙建国、市长尚清分别率团前往我市对口支援的乌什县,就有关工作开展调研,为对口援乌指挥部挂牌;指挥部3位干部于去年6月先期进驻乌什,开展项目对接、启动试点项目等工作,12月我市选派的9名援疆干部也加入到了衢州援疆指挥部开展工作;今年2月24日,我市12名援疆干部重返阿克苏,14名援疆教师、医生也同时抵达阿克苏。两个月来,我市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向着美好明天迈进。昨日,笔者电话连线了我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徐登富,听他讲述了援疆干部的故事。
乌什县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天山南麓,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是以农业为主、牧农结合的国家重点扶贫开发边境县。全县总面积9020平方千米,总人口20.6万人;201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为3501元。
不辱使命 援疆工作取得良好开局4月22日,衢州对口支援乌什县去年先期试点的亚曼苏乡卫生院,完成了道路浇筑任务,接下来将进行四周绿化等相关工作,这意味着我们对口支援首个“健康惠普工程”下月即可交付使用,为此,我们指挥部上下都十分兴奋。
乌什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自给率仅为5%,也就是说,95%的财政支出需要国家支持。今年我省对口支援阿克苏总的援疆资金为15.55亿元、170个项目,而我们衢州要承担的是近3个亿、30个项目,与相邻的柯坪县相比,我省今年对口支援安排的资金还不到6000万,不到乌什县的五分之一。因此,衢州承担了今年全省援疆近五分之一的任务,在全省十个指挥部中,是任务最重的。
任务重,就意味着责任重。就目前来看,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省援疆指挥部的充分肯定,从去年到目前,我们已经累计开工项目5个、完工项目3个,完成援疆投资1141.8万元;在省指挥部批准的今年第一批计划项目中,5月中旬以前,我们将有11个项目进入开工、完工或实施阶段,6月初,第一批项目全部开工;第二批计划项目目前进展也十分顺利。
舍小家为大家 每个人都有一段感人故事2月21日早上,援疆干部人才从衢州集中出发的当天,援疆医生邵文飞就因为父亲突发脑出血,需要住院,向我请假说:“今天我把父亲住院的事情安排好了,明天我就会赶到杭州与指挥部会合。”听到邵文飞援疆工作刚要启程就因父亲生病而请假的消息,我当时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援疆工作肩负的是国家的使命、家乡人民的重托。另一方面,作为儿女,在他父亲需要照顾的时候,却要踏上万里之外的边疆,不能在长辈身边尽孝。第二天,邵文飞安排好父亲住院的事情后来到了杭州,与指挥部同行。
援疆干部蒋志贤,去年11月在疆期间,接到了父亲生病的消息。老父亲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工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作为家里的独子,他没能在父亲临终前见上最后一面,成为他今生最大的遗憾。
援疆干部傅经纬的妻子接受过多次手术,身体不好,工作之外,不仅要独自照顾孩子,还要照顾患病、经常住院的母亲……为了援疆这份崇高的事业,舍弃了小家的感人故事,在我们每个援疆干部的身上都有一段或者几段。
告别青山绿水 把戈壁建成自己的家大自然不人性!塑造了一望无际的塔里木盆地,却吝啬地只留下零星的花、草、树木。
飞机从乌鲁木齐飞越天山后,从空中就可以看到单调的戈壁、沙漠、盐碱地,乌什县也不例外,但既然我们来到这里,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乌什县不缺水源,天山上的积雪,为这里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但乌什县的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空气干燥。所有的援疆干部人才初到乌什县,都要适应空气干燥而造成鼻腔出血的症状,呼吸时像刀割一样疼痛。
植树造林,改造气候环境,乌什县的干部群众一直以来都在努力。今年入春后,我们指挥部人员也参与了这一行动,和乌什县干部群众一起改造家园,在戈壁滩上种下了我们在乌什县的第一株苗。“种树容易养树难。”在衢州,阳春三月随便种一棵树,大都可以茁壮成长。但是戈壁滩上,只有鹅卵石和少量的泥沙,要种树,太不易了,需要对原先的土地进行整理,挖好深坑,从它处运来泥土,填满深坑。所以在这里要种活一棵树,需要花费的工作是在衢州种树工作量的几十倍。
经历地震 增强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3月17日23点30分左右,与乌什县临近的柯坪县发生了4.6级地震,由于时差的关系,这个时间我们都还没有入睡,大家明显感觉到了房子在晃动,桌子上的茶杯在抖动。但是那个晚上大家还是非常平静的,没有恐慌。
在第二天的交谈中,没有一个人因为地震对援疆工作产生退却情绪,大家更多的是用一种“我们经历过了地震”的交流相互鼓励。地震不会动摇我们援疆的决心,反而让我们增强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地震让我们意识到,在棚户区改造和抗震房建设过程中,更要注重房屋质量,为当地群众援建质量最好的房子,确保当地群众住上最安全的房子。
乌什二中 我们召开了该校的首次家长会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在乌什二中,全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就连粉笔这样普通的教学用具,也非常有限。因为无法上网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料,我们的老师只能结合从老家带来的资料,自己动手编习题。
乌什县不仅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习还缺乏关心。衢州支教老师在乌什二中开展支教工作后,根据乌什二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学生家长与老师当面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这在乌什二中是第一次。
这次家长会的召开,在学校和学生家长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学生家长,认识到了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住在学校,获得更多与老师交流的机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听我们的老师说,学生张俊名的母亲虽然在家长会上提出自己长期患病、经济困难等原因,不想孩子住校,但是当她看到衢州老师对孩子的关心超过了自己,当场同意了让读高三的孩子住进学校,在老师更多的辅导下,提高学习能力,力争高考取得好成绩。
“衢州,亚克西” 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评价“亚克西”,是当地少数民族经常说的话,普通话的意思是“很好,太棒了”。在乌什县阿合雅乡18村,我们指挥部的人每次去,都能听到“亚克西”。
4月6日,衢州援疆指挥部有关人员前往阿合雅乡18村指导有关工作,村民雅克布看到我们就迎了上来,说着“亚克西,衢州亚克西”。雅克布不会讲普通话,只能简单地听懂几句普通话,“衢州”两个字的发音,是他从当地干部说话中学会的。
18村是衢州援疆去年8月中旬先期开工试点的项目。到去年年底,162户原本在山上游牧生活的农牧民,全部搬进了该村。目前,村里所有的农牧民都与雅克布一样,自己放牧的同时,让老人、妻子、孩子安心地住在村里。通过衢州援疆指挥部的帮助,他们建起了宽大的庭院,在庭院内养鸡、种植果树等增加收入。
还有一次,在乌什县城的一家超市内,一位少数民族收银员看到我们工作服上“衢州援疆”字样后,微笑着对我们说出了“亚克西”,这让我们很惊喜,当地群众的认同,让我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