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援疆指挥部于去年7月在沙雅县正式挂牌成立,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嘉兴市第七批援疆干部人才共26人分批抵达沙雅县。进疆后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克难攻紧,团结一致,用最短的时间克服了生活上、工作上的不适应,以最大的热情投入援疆工作当中。
一是着力抓好角色定位。
嘉兴市援疆指挥部在全体人员进疆后,通过召开各种学习会议,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援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宏扬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以开放的理念、创新的方式、谦虚的作风,尽快转换角色,严格遵守各项纪律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密切与沙雅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关系,与当地干部群众和睦相处,以省援疆指挥部提出的“六个特别”的要求,树立党的诞生地儿女的良好形象,努力弘扬红船精神,努力形成合力谋发展、全力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二是着力抓好规划编制。
去年以来,按照“着眼十年、规划五年、重点三年、关键第一年”的总体安排,积极协调市级有关部门以及规划编制专家、技术骨干20余人,深入到沙雅县乡镇、村、学校、医院、棚户区、农业基地、企业等42个基层单位,详细了解各族群众的需求,以促进沙雅县经济、社会、文化等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编制了“1+3”援建规划,即1个援建总体规划和干部人才、产业、项目3个专项规划,为开展好援建工作提供了指导保障。
三是着力抓好项目实施。
按照“民生为主、中小项目为主、公益类为主”的要求,2011年确定实施援建项目19个,援助资金约1.14亿元(含2010年先行启动项目)。其中交钥匙工程8个,即:沙雅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沙雅县嘉兴第一实验学校、县维吾尔医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沙雅县2011年村舍光明工程、托依堡镇等五个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为加快2011年援建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扎实做好有关准备工作,指挥部及早筹划、早准备,强化工作的衔接和联系,积极落实项目拆迁、可研、初步设计编制等前期工作,目前,各项目已按计划陆续进场施工。
四是着力抓好产业对接。
按照“产业发展是亮点”的要求,及早启动了产业合作发展的考察与衔接工作,通过建立产业支持考核工作机制和制定专项规划等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联系协调,嘉兴市工商局与阿克苏地区工商局签订了《友好协作及联合助推两地经济交往合作协议》,建立两地经济合作交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和仓储物流基地;组织了嘉兴中农网上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东旺农业开发公司来新疆和沙雅县开展集中采购,采购了130多种新疆特色农产品的样品和总额超过100万元的产品,并在中农网网店和中农网门店以及30家“戴梦得”超市出售;帮助该县新疆银铃皮业有限公司联系獭兔肉在海盐县进行深加工;联系协调新疆浙江嘉兴饭店与沙雅县达成定向采购“胡杨菇”等农产品协议;嘉兴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2010浙江—阿克苏经贸洽谈会”上与沙雅县政府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探索开展沙雅县乃至阿克苏地区在嘉兴的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及深加工等多个产业合作项目。
五是着力抓好自身建设。
市指挥部高度重视干部人才的政治学习,全体党政干部人才进疆后,第一时间组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省指挥部的要求,在党委班子建设、工作职能、项目建设、人员管理、安全保卫、信息宣传等方面制定近20项相关制度,确保了指挥部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转,并按照准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加强了对援疆干部人才管理,制定了援疆干部人才守则、请销假制度等,切实从思想和行动上为援疆干部人才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防护网。通过开设“援疆讲坛”等形式,先后邀请县民宗局、地震局、消防大队等部门负责人讲授民族礼仪知识、地震防护和消防知识,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针对新疆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实际,方便援疆干部人才与当地干部群众的交流,还专门请当地维语老师为大家讲授基本的维语知识。
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指挥部2011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