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浙江嘉兴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祁海龙介绍他们如何落实对口支援沙雅项目,颇受启发。
安全饮水
嘉兴援疆干部是去年6月以后分批抵达沙雅的。刚安顿下来,这些来自太湖之滨的援疆干部就发现沙雅的水有点咸。通过走访,他们了解到,沙雅的土壤盐碱化严重,加之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造成水质恶化、矿化度高。
7月份,祁海龙和其他嘉兴援疆干部在海楼乡调研,注意到部分老乡家里虽然接通了自来水管道,但水龙头里却没有水。农民饮水只能依靠院子里的手压井——浅层井,水质依然成问题。这种现象也和地下水下降有关。
嘉兴援疆指挥部决定把解决沙雅城乡居民饮水作为优先考虑的援疆项目。“我们也可以买几部救护车,建几所农村卫生院。可是饮用水安全涉及沙雅各族干部群众,我们必须首先解决老百姓最迫切的问题。”祁海龙表示。
沙雅县有24.9万人口,全面改善饮用水质量得花多少钱!能否重点解决几个问题最严重的乡镇?嘉兴援疆干部不主张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经过与沙雅县主要领导协商,提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城乡一体、市场运作”的思路。
项目总投资需要1.5亿元。祁海龙并不为此发愁。“浙江人善于从市场找钱。”他说。为了帮助沙雅县人学会如何“从市场找钱”,祁海龙特地安排沙雅县水利局的干部到嘉兴考察城乡供水系统运作机制。
“嘉兴是个地级市,行政区划面积4000平方公里,沙雅一个县就是3.2万平方公里,接近浙江省的三分之一。”祁海龙说嘉兴市水务集团的人听说他们在沙雅实施城乡饮水一体化项目,感到不可思议。祁海龙给他们解释,沙雅80%的土地是沙漠。
项目确定了,水量、水质能否保证?会不会出现井打了,钱也花了,出水量却偏小,或者水质不符合饮用标准?磨刀不误砍柴工。嘉兴援疆指挥部请来自治区水利勘测部门,对水资源情况再次核实,确保万无一失。
整个项目投资1.5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600万元,援疆资金占2000万元。“二期再上就可以考虑融资了。”祁海龙谈到,沙雅县今年初成立了水务公司,今后完全可以采用市场运作手段。
截至5月上旬,沙雅城乡饮水工程水源地23眼井已经完工,水厂综合用房已经封顶,紧接着就要开挖清水池。“打出来的水是甜的,只需沉淀就可以喝。”祁海龙说,今年10月,沙雅县首批2.5万人就能率先喝上安全饮用水。三年后这批援疆干部告别沙雅,全县老百姓就都能喝上“放心水”了。
安居富民房
安居富民房各地都在建,嘉兴援疆干部能否做到花同样的钱,达到更好的效果?
祁海龙谈到正在实施的另一个援疆项目——英买力镇安居富民示范小区。该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援疆资金500万元,建成后可安置100户农民。
“相邻的两套安居房背靠背,共用一堵后墙,100户人家就能省下12万元。”祁海龙继续举例:传统住房每家每户光是垒院墙,建大门就需花费6000元左右。英买力镇这个示范小区统一在小区周边建铁艺围墙,总开支大约20万元就够了,既节省开支,又便于小区集中管理。
居住区、养殖区、种植区实行“三分离”。天然气入户、供暖、供排水实现“三集中”。此外还有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照明共同构成的“三化”。
“天然气、供暖、排水整村推进,在沙雅县都属首例。”祁海龙谈道,该项目土地已经平整好,计划6月动工,年底前入住。目前已有80多户农民报名购房,其中20多户交了首付款。
“我相信这样一个项目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改变农民生活习惯和生活观念都能起到示范作用。”祁海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