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浙江援疆网
  • 援疆新闻
  • 产业援疆
  • 项目援疆
  • 智力援疆
  • 文化援疆
  • 信息公开
  • 援疆公告
  • 浙企在新疆
  • 援疆风采
  • 援疆手记
  • 简报
  • 电子报
人民日报 浙江日报 新疆日报
浙江援疆网
  • 各市动态
  • 智力动态
  • 项目动态
  • 产业动态
  • 文化动态
  • 援疆风采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援疆网 > 援疆风采 > 援疆手记 正文

记丽水援疆医生宋燕梅大爱援疆先进事迹

2011年07月05日 19:52:26

  浙江在线阿克苏7月5日讯 早春三月的南疆,干燥而又寒冷。一个深夜,丽水援疆医生宋燕梅刚刚躺下,听到电话铃声响起,立刻赶到新和县人民医院手术台前,忙着抢救当地一位危难重症孕妇。手术整整地花了5个多小时。当孕妇母子都平安时,她才舒坦地呼了口气。

  宋燕梅,妇产科主治医生。援疆工作四个多月来,她已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人人都称宋医生为“最了不起的美丽天使”。当地医院领导评价她:“最能干、最得力的妇产科主任。”一位在死亡边缘上抢救过来的维族大妈激动地说,“宋医生,拜克·亚克西。(维族语:意为‘真是太好了’。)”

  一听援疆:她立即抢着报名说,我是党员我先去

  今年32岁的遂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宋燕梅,闻知浙江省选拔援疆技术人才的消息后,立马就报了名。

  她长得俊俏,天性活泼可爱,生活无忧无虑。当浙江省开始选拔援疆技术人才时,她的孩子才3岁,正是最需要妈妈照顾的时候。新疆地处偏远,听说气候环境及物质条件都不好。可是,她偏偏想换一种活法,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援疆工作。她振振有词地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我,援疆工作需要我,我将义不容辞地为新疆人民的医疗事业尽一份力。

  2011年1月,她被选中了。

  2月下旬,她满怀着希望,奔赴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

  然而,让她意想不到的是,上班没几天,需要手术的孕产妇像排队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到医院来。而这里的妇产科医生人数少,工作非常繁忙。

  眼前的现状,让她清醒地看到,这里的贫困人口多,健康保护意识普遍较差,很多病人都是在病情较为严重时才上医院来,重症高危的孕产妇也特别多。 

  宋医生虽有7、8年的妇产科工作经验,但是,现实的状况不容乐观呀。她真切地感受到,这里正是最需要像她这样的妇产科医生。

  身负重任:她日夜奋战在手术台上,连气都喘不过来。

  “宋医生,这个手术只有你来做了。”初来乍到,她立刻就上了手术台。

  更让她没有思想准备的是,一到位即被新和县人民医院院长直接任命为妇产科主任。整个妇产科工作的重任就这样压在她身上了。

  她面对现状不退却,也没时间去多想,只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上班头一天的深夜,电话铃声突然晌起。她立即起床,直奔新和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而去。一位孕妇正在难产,嗷嗷地直叫。宋医生初步检查后,立即进行剖腹手术。40多分钟后,手术顺利,母子平安。

  这样的手术,对宋医生来说是十拿九稳的。然而,这里的孕产妇大多是乡下来的,由于路途时间较长,有的是临时处置不当,也有的是其他病因诱发的,各种疑难杂症总是频频出现。

  在新和县人民医院,病人最多的是妇产科,而最缺的是妇产科医师。现有的妇产科里,大都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姑娘。据医院统计,妇产科一个月内出院病人就达到300余人。这里医生人手紧缺,技术力量薄弱,可想而知,这个妇产科主任工作难度之大。此时,她才真正地感受到身上压了一付沉甸甸的重担。

  一连数天、数周,她怎么也想不到抢救手术接二连三地涌来,大多是危急重症的孕妇,这让她整天在医院里忙得喘不过气来。

3月21日凌晨2时,一个产后大出血的危重症病人,由乡下接入县医院时已神志不清、血压测不出、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湿冷……

  患者危在旦夕,病情就是命令。她接到电话立即赶往医院,当即下医嘱,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准备输血……每个程序,她一个都不放过。经查确认患者是产后阴道壁巨大血肿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她立即采取在硬麻下行阴道壁血肿清除术。经过1个多小时手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了。

  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病房时,已是凌晨6时。才躺下三、四个小时,她那矫健的身影又出现在患者身旁。耐心询问患者的病情,倾听患者的需求。

  连续四个多月来,无论白天和黑夜,只要医院里需要她总是及时的出现,在医院与指挥部宿舍之间来回奔走。更多时是在半夜三更,一个电话来了,她立马就赶到医院在手术台前抢救。

     紧急抢救:她技术娴熟动作麻利,为抢救工作创造了有利时机

5月27日凌晨1时39分钟,在新和丽水援疆指挥部宿舍里,电话呤声一阵阵地急促响起,援疆医生宋燕梅、雷振东、陈炳柳迅速驱车赶到了新和县人民医院。

  这是一位维族孕妇吐贝尔山木·马木提,今年才22岁,通过当地维族医生翻译得知,这位孕妇已是第二次妊娠,第一胎是死胎。但是,其他的病况家属却说不清楚了。

  当时,经检查发现患者血压190/110mmHg,呼吸60次/分,心率120次/分,呼吸十分困难,全身水肿、发紫,孕妇已处于危急之中。

  由于病情严重危急,宋医生立刻向医院领导汇报,并着手准备剖腹产终止妊娠。

  新和县人民医院院长王春前及相关科室领导、县妇保站站长一同听取孕妇病情汇报后,立即决定由宋医生主刀进行剖腹产手术。

  宋医生立刻进行剖腹产手术。仅5、6分钟,她就麻利地把处于缺氧胎儿取了出来。此时发现婴儿缺氧明显,吸尽口鼻羊水后,哭声非常低。在场的其他医务人员立即采取吸氧措施后,婴儿肤色出现了红润,并转入儿科观察。

  看到母婴双双转危为安,在场的领导和医务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病房护士又急忙叫医生,“产妇病情发生变化了。”内科雷医生急忙赶过去一看,发现产妇瞳孔放大,心跳呼吸聚停。

  雷医生当即采取紧急措施:一面向产妇口中插入气管,用皮囊辅助呼吸;一面采取物品注射配合,并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在现场的几个医生轮换按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30分钟过去了,还是没变化。正当在场的医务人员感觉抢救希望不大的时候。奇迹发生了。产妇终于恢复了心跳。时针刚好指向凌晨4时45分,抢救产妇生命的关键时间共花了整整35分钟。

  此时此刻,在场的领导和医务人员个个兴奋不已。王院长说,“产妇还是处在危险期,应该继续留下来监护病人。”

  宋医生、雷医生、陈医生等都留下来了。为了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医院又把这位产妇送到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继续监护医治。

  刚刚忙了一夜又一天的宋医生,晚上下班回到宿舍立即躺下休息。深夜12时,医院又打来电话,叫她立即去抢救新送来的危急孕妇。。。。。。

  抢救,抢救,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宋医生就这样度过。她也从来没有怨言,因为,这就是妇产科岗位。

  在新和县人民医院,她直接参与了数十次危急重症孕产妇和相关的抢救工作,以其娴熟的技艺,高尚的医风,赢得了当地医生、护士们的青睐。

  在她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努力下,送到新和县人民医院紧急抢救的100多位孕产妇,手术后得以母子平安。这在新和县来说,也许已经创下了一个新纪录。她自豪地说,这就是作为一个援疆医生最开心的事。

  有委屈时:她总是藏在心里,坦然地去面对一切

  不论在哪儿工作,委屈的事谁都会遇上,宋医生也不例外。

  4月初的一个凌晨3时,她接电话后,仅10分钟驱车赶到了医院。发现这位孕妇怀孕32周,阴道大量出血,已处在休克状态。

  她一面请麻醉科会诊进行颈静脉穿刺,快速补充血容量。一面关注病人的变化,发现患者腹部张力非常大,宫部伴有阵发性宫缩。胎心率只有40-50次/分。B超提示,胎盘后方有较大的液性暗区。她果断诊断患者为胎盘早剥,必须立即行剖腹取胎术以抢救孕妇生命。

  手术之前,她只得向家属交代清楚,胎儿孕周小,宫内严重缺氧,新生儿存活的希望很小,只能重点抢救孕妇生命,希望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

  经过一个晚上的抢救,手术还是顺利的,孕妇的生命挽救回来了。宋医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可是,腹中胎儿因早产及缺痒等多种原因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知道后,一时情绪激动,便破口大骂,说是医生拖延了时间,草菅人命……

  面对病人家属的无理取闹,宋医生什么也没说。反而去观察患者手术后的情况,因为病人还没有脱离危险期。

  几天后,患者康复了。患者和家属心里也接受了失去孩子的事实,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他们主动找到宋医生,非常真诚的向她道歉说:“宋医生,你是一位好医生,我们错怪你了。”此时,宋医师也感动不已,眼里噙着泪水又高兴地说:“谢谢你们,能够这样理解我”。

   当时,科室里的年轻医生都为她感到不平。她诚恳地说:“我理解失去孩子的痛苦心情。不能老想着自己的委屈,多站在病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就能宽容许多。”

  宋医生真的困了,累了。连续数日面容憔悴不堪,身子一下子消瘦了十几斤。眼看着宋医生天天这样劳累,院长王春前也心疼地说,“这个岗位让你受累了,你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呀。”并吩咐院办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减轻宋医生的负担。

  “这是应该的。病人安康了,再苦、再累都值得。”她笑笑说。

  女儿等她:却常常错过了打电话的时机,她心里感到很愧疚

  援疆工作后,宋燕梅医生很少有时间跟丈夫和女儿通电话。尤其是她的女儿,天天等着妈妈的电话呢。

  每当夜幕降临,她想起来要给家里人打电话时,却发现时钟已经过了半夜。此时,她的丈夫和孩子已经睡着了吧。“算了,不打了。”她也常常以感到累了,困了为借口,自己安慰着自己。

  可是,每一天,她的女儿都在等着妈妈的来电呀。虽然看不见妈妈的笑脸,但也要能够亲耳听到一声“妈妈”的声音吧。这不是来援疆之前,女儿跟妈妈的事先约定的承诺吗?!有好多次了,丈夫打来电话说女儿到处找妈妈时,她忍不住泪流满面,亏欠孩子了,心里真有些难受。她身为妻子和母亲,为此深深地感到愧疚。

  其实,宋燕梅是位伟大的母亲,她的母爱滋润着新和大地上。在这里,有那么多的孕产妇与婴儿需要她,在呼唤着她。她实在是脱不开啊。

  “援疆,就是要有所付出,有所舍弃的。”她心里十分地清楚,既然来援疆了,家庭的牺牲是必然的。

  宋燕梅坚定地走在援疆之路上。她早已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爱奉献给她所钟爱的援疆医疗工作上,让青春在援疆大地上绽放出灿烂火花。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编辑: 赵磊

相关阅读

>>更多其他领导

援疆风采

  •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省援疆指挥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专题】援疆人才“传帮带”
  •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浙江援疆项目掀起开工建设新高潮
  •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一位援疆干部镜头里的阿克苏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