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岁末隆冬,我们来到宁波市鄞州区。
众所周知,鄞州经济实力多年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但这次鄞州行,最吸引我们的,并不是速度和规模,而是新兴产业。因为,后者不仅是未来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更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性标志,其发展过程又充满风险、变数和艰难。
三天走访下来,让我们感到振奋的是,鄞州不仅在传统产业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了领先地位,还成功开辟出一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蓝海”。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在鄞州区各产业中,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最迅猛、状态最好,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越来越高:高新产业增速超出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超过20%,在全区“五十佳”企业中新兴产业企业占比接近三分之二。由于高科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2011年前10个月,鄞州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17%,同期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5%。
海阔凭鱼跃。在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已形成集群效应的鄞州,用鲜活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新兴产业发展不会一蹴而就,它需要政企面对风险时不计一时得失的坚持,更需要一种脚踏实地而又充满创新激情的企业家文化,鄞州能走在全省前列靠的正是这些。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共同去发现新兴产业发展“鄞州样本”的共享价值。
从“被转型”到“我要转”——
“逼”出来的新兴产业
说到今天的产业升级,鄞州人首先向我们讲起的是2008年当地对铸造业“断腕求生”的往事。
当年,被土地指标、节能降耗要求“逼得没办法”的鄞州,下决心淘汰曾是区内支柱产业、而今低端耗能的铸造业,关闭转产104家铸造企业。区里不仅每年减少4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2亿多元税收,还得支出近1亿元财政资金对相关企业进行补偿。
“过程非常痛苦,但没有别的选择。”时隔3年后,鄞州区分管工业的副区长黄新山回忆当初,仍颇为感慨,“与省内绝大多数地方相比,鄞州面临的土地等硬要素制约更为突出,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迟早要被甩在后面。”
事实上,在鄞州,像铸造业这样的“被转型”只是其中的一类范式,更多鄞州企业家是“我要转”。
说到这里,首先要提的一个主人公是卢先锋。
卢先锋的公司叫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鄞州集士港镇的山下庄村,厂房为山地、农居所环抱,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就是这家公司,2011年1月登陆创业板后,前三季度销售1.5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0.65%。而这还只是无奈放慢的脚步,因为新厂房还没投产,产能一时无法扩大。
卢先锋的故事要从10多年前说起,当时出口贸易做得风生水起的他,因为看到德国人用高分子材料做出的遮阳帘布畅销全球,一刹那间被打动,“就觉得这个才有前途”。于是把过去赚的钱全部投到这种高分子复合遮阳材料的开发上,最后终于研发成功。现在,这种新材料用于户外遮阳可使进入室内的热能减少70%。
像卢先锋这样自己“跳”进新兴产业大潮的样本,在鄞州企业家中并不鲜见,我们遇到的宁波博威集团总裁谢识才也是如此。
“博威”目前是国内铜合金行业的领跑者,从“神舟”飞船的接插件到苹果手机的零部件,都用上了该公司生产的合金材料。谢识才说:“在2002年之前,我们还只是一家普通的简单铜材加工企业,产品价格逐年下降,我们觉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最后能赚什么钱?所以一直在寻找转型的方向。”
2002年,在参加国际铜加工协会吉隆坡年会时,当有专家提到铅对人体的危害以及欧美市场无铅化的趋势时,谢识才心里一亮,此前一直纠结的发展方向问题豁然开朗。回国后,从绿色环保新材料无铅黄铜开始,一系列特种高性能铜合金这些年相继在“博威”诞生,“博威”因此获得环保合金方面专利9项,其中1项是国际发明专利。
而一旦踏上新兴产业的“康庄大道”,谢识才对未来再无迷茫。从2010年年底到2012年年底,“博威”研发投入预算达8亿多元,实际投入可能要超过10亿元。对此,谢识才的一句口头禅是:“赚这么多钱,不搞研发,搞什么?”
不管是“先锋”还是“博威”,都只是鄞州新兴产业的一个缩影。统计显示,鄞州全区的196家高新技术企业不但增幅和利润均高于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研发投入更占到全区所有企业的52%左右。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得如何,决定着鄞州经济能否一直走在前列。这些年来无论是鄞州区政府还是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追求一直没有动摇过。现在,我们终于透过云层,看到了一片逐渐变大的蓝天。”鄞州区区委书记陈伟俊说。
传统产业“流淌”着新兴产业基因——
“长”出来的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从哪里来?在李如成的答案里,传统产业是一个必选项。
最近一年多来,以新型面料“汉麻”为原料制作的服装服饰、家纺产品,已经出现在宁波、北京等地的“雅戈尔”专卖店里,受到时尚一族的追捧。而“汉麻”正是“雅戈尔”携手科研单位,历时4年,投资近3亿元,成功对大麻进行改良脱毒并提炼出的新型绿色纤维。
“汉麻”的开发者是“雅戈尔”作为大股东的“宜科科技”。“宜科科技”的证券部经理朱佩红告诉我们,“宜科”目前采用的汉麻脱胶技术,用水、用电都较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方法。这些年,在“汉麻”这种新面料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外20多个纺织科研机构的合作,“雅戈尔”已成功开发全亚麻柔软免烫面料等附加值较高的17项国家火炬和重点新产品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0多项,还有30多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
“对‘汉麻’的开发利用才刚刚开始,但这已足以说明,传统产业中有着新兴产业的基因!从传统产业跨越到新兴产业,不一定意味着另起炉灶,有时候也就是隔了一层窗户纸。”李如成说。
对李如成的这番感慨,另一位靠传统产业起家的鄞州企业家——王利平有着强烈共鸣。
王利平是“广博集团”董事长。从最初传统印刷加工到做文具,从使用大豆油墨等新材料做文具到2002年建立我国第一条超细纳米材料生产线,“广博”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跨界”。目前,“广博”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纳米金属材料制造企业。
谈起跨界心得,王利平有一番独到见解:“传统产业不仅本身有着对接新兴产业的接口,比如我们在文具产业中大量使用新材料;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也仍然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养大新兴产业项目。”
只要实现了技术突破,传统产业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新兴产业。这是鄞州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的另一种跨界方式。
王兆春是中国三大继电器出口企业之一——“汇港集团”的董事长,早在1990年就发明了程控交换机上用的一种继电器,成功打破国外产品的市场垄断。过去这些年,经过持续开发,他的继电器已经升级到了第四代,因为有自己的专利和品牌,价格起码比同行高出10%,去年,他拿出50%股份让合作方技术参股,一举开发出第五代继电器,体积小了一半,性能更加稳定,目前是全球唯一。
在和这些鄞州企业家的交谈中,我们强烈感受到,这些曾经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家,思维一点也不传统,他们身上流淌着创新的血液,这正是新兴产业最优势的成长基因。
给政策更给空间,给空间更给时间——
“宠”出来的新兴产业
创新,不仅是企业家的天职,也需要政府的格外垂青,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运用“无纸动画”软件,来自湖南常德20岁的邹芳,几分钟就能画一幅动画,然后戴着耳麦,根据声音给片中人物对口型。大专毕业的邹芳现在在鄞州“水木动画”公司工作,每月能挣7000多元。
在鄞州区,像邹芳这样的新务工一族,因为动漫产业的兴起,正大批量涌现。统计显示,2008年才起步的软件动漫产业, 2011年前11月,动漫产量超过21000分钟,占宁波市总产量超过八成,仅次于杭州滨江区。“对新兴产业,我们格外‘宠爱’,给政策更给空间,给空间更给时间,努力创造一个宽松的产业氛围,允许失败,耐心等待。”鄞州区代区长陈国军如是说。
先说政策,目前,鄞州区财政每年都安排1亿元的资金,用于扶持包括动漫等在内的新兴产业,包括为企业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高新企业的上市培育等。同时,作为宁波南部新城,近年来鄞州大力打造现代都市区,拥有全省最集中的总部大楼,为吸引高端人才、大量白领提供了基础支撑。
更重要的是给空间和时间。对此,王圭平深有体会。
作为“我要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已经落户“创新128”园区的王圭平告诉我们,他的公司是从上海转到鄞州区的,他和他的团队在上海有家有业,原本舍不得离开,但鄞州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厚待政策,最终促使他下决心把企业从上海搬过来。现在,他正试图把印刷行情网站、B2B印务交易、耗材交易和网上商城联为一体,打造一个网上印刷产业链。
生产动漫游戏的“宣逸科技”总裁徐毅,是一位高中时代就开始创业的“80后”。他告诉我们,做创意产业,首要是宽松的环境。而鄞州区政府无论是在平时服务还是在问题沟通上,都表现出了对创意企业的充分尊重,“完全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办事,会雪中送炭,但绝不拔苗助长。”
宽松环境,也让鄞州的新兴产业企业有一个“淡定”的心态。1999年,杉杉集团就开始进军锂电产业。2010年锂电材料销售额为15亿,2011年预计不会超过20亿。与集团其他产业相比,这样的发展速度并不算快。对此,鄞州区政府和“杉杉股份”一样,不急不躁。总裁任伟泉对此信心满满:“新能源代表着未来。只要正确预判未来的市场需求,总有一天能追逐到梦想。”
是啊,总有一天能追逐到梦想。我们相信,鄞州的新故事才刚刚开始。
- 绍兴产业援疆成效显著 阿瓦提特产在绍销售火爆
- 椒江小微企业紧盯“新兴产业” 新增企业同比增加
- 金华婺城供电:以点带面促升级消缺补漏固根基
- 宁波市镇海区招才引智倾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 打造信息产业“CBD” 丽水绿谷信息产业园开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