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馒头山村的老人喜迎洗衣机。何明摄
浙江日报丽水1月8日电
捐够一个建一个,本报以最快的速度,促成爱心洗衣房,让空巢老人早日脱离洗衣之苦。1月8日,《浙江日报》公布的首批十个村的洗衣房同时开建。本报代为采购的洗衣机、洗衣粉和三百元水电补贴,今明陆续到达村中。
半天洗了大堆衣物
上午,景宁海拔1000余米大山深处的葛山乡葛山村,打破了往日的寂静。上午10时,记者重访葛山村,一路看到的都是喜笑颜开的老人。
在村老年活动中心,预设的爱心洗衣房门口,十几位老人带来散发着霉味的被褥和外套,等候在洗衣房旁。更多老人则是前来表达一份感激之情。
前两天接受记者采访的刘运留一眼就认出了记者:“你们又来了,直到今天我才相信这是真的。”62岁的刘运留紧握记者的手,热泪纵横。常年在冷水中给自己和88岁的父亲洗衣服,让他患了严重的关节疾病。
上午11时,景宁电力局派出的工作人员为洗衣房免费安装好了电线、开关。通上电,村老年协会会长刘运理按下洗衣按钮,第一个“浙江日报爱心洗衣房”开始了情暖山乡之旅。
刘运留幸运地成为第一个洗衣服的空巢老人。也许是第一次目睹洗衣机洗衣服,老人们有点好奇。许多老人围着刘运理问这问那,人群里不时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40分钟不到,刘运留的衣服洗好了。两件外套、一件床单、一件被褥,刘运留拣好散发着清新洗衣粉香气的衣服回去了,一路上还抹着泪水;他88岁的老父亲刘元超站在不远处,微笑地看着洗衣房里忙碌的人们。
第二位洗衣服的是患风湿病多年,76岁的吴岳珠;然后是85岁的刘运立,他患手部关节疼痛多年……到下午4时,7户空巢老人的20多件衣服已经清洗完毕。
就着一张大红纸,80岁的空巢老人刘一庆挥毫泼墨,“浙江日报爱心洗衣房”几个大字一气呵成。刘一庆说,我们写几个字,让村里的人铭记这份情。
鞭炮迎接洗衣机
“咱们争取早上就把爱心洗衣机、洗衣粉和电费送到村里!”今天早上7时,浙江九川竹木有限公司的周松珍,早早就给记者打来了电话。
看到《浙江日报》发出的爱心倡议后,农村长大的周松珍坐不住了。1月7日上午,他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要为合湖村和黄水村捐建洗衣房。当天下午,周松珍来到家电城,亲自挑选了两台知名品牌的全自动波轮洗衣机,又到商场置办了60袋洗衣粉,并执意第二天要和记者一起上山。
今天上午8时30分,周松珍就载着洗衣机等出发了。合湖村离庆元县城虽然只有37公里,却有500多道弯。车子盘山而上,道路两侧的积雪还未融化,开到村里,足足开了2个小时!
上午十时半,车子刚停在合湖村两委办公室门前,车外鞭炮声骤然响起。村干部吴启其、刘金迎上前来,将洗衣机搬进了村两委准备好的一间空房子里。村干部刘卫胜将一张印有“浙报—九川爱心洗衣房”字样的大红纸贴在门上,又放了一串鞭炮。“爱心洗衣房”就这样开门营业了!
下午4时,在合湖乡的另一个空巢老人集中村——黄水村村委会大楼里,“爱心洗衣房”也投入使用了。
离开黄水村时,村民又放起鞭炮。“我们一定会合理安排时间,让老人们都洗上衣服。”村委会主任吴明荣对记者郑重承诺。
爱心落到实处
一座承载了空巢老人无限期盼的洗衣房,如何才能正常运转下去呢?各个村都在想办法。
“要订下规矩,建成样板洗衣房。”葛山乡党委书记吴敏彪说,目前乡里已经草拟了一个规章制度,洗衣对象限定在残疾人和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洗衣房由村两委管理,老年协会专人负责清洗,洗衣房管理纳入驻村干部考核;暂定周六、周日两天开放。后续的水费、电费问题,由乡里会同村里一道解决,洗衣粉募集一部分,由村民自己解决一部分。
在遂昌西畈乡独坑村,这次由在县城的家乡人刘祖华捐建了一个洗衣房。老年协会会长张帝和将负责洗衣房日常管理。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协会准备派专人负责上门收取衣服,洗好晾干后再送回去。村里还准备设立个爱心洗衣日,让老人们在洗衣的时候也能碰在一起唠唠家常,搞搞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松阳馒头山村的老人没料到洗衣机来得如此快,暂时将送去的洗衣机放在余定红老人家。明天村里就将专门找一个房间来作“爱心洗衣房”,安排管理人员兼职管理,让老人们更加方便。
“把爱心落到实处,一定让洗衣房发挥真正的作用。”各村主任如此承诺,并且都有自信地要把自己的洗衣房建成样板洗衣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