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路某银行门前的无障碍通道过于狭小。
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等出行不便人群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然而近日却有市民反映,不管是道路还是小区,大部分无障碍通道上,反倒被各种“障碍”所侵占,为了安全,这样的“无障碍通道”反倒让残障人士们不敢走了。
小区难觅“无障碍通道”
家住市区新田园的林大妈刚退休不久,她反映说,“小区没看到什么无障碍通道,每次搬着童车,和小孙子下楼玩都很费劲,真希望楼道里能有一条坡道,方便老年人、孩子和残疾人出行。”
新建不久的小区尚且如此,“无障碍通道”在市中心的老旧小区就更难寻觅。据鹿城区残联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不具备改造条件和人们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在老旧小区设置无障碍通道比较困难。
家住市区大南门的陈先生说,父亲3年前患了中风,出行都得依靠轮椅,每天从八楼坐电梯到一楼后,都要背着老人下七个台阶才能到地面,费力费事。“我们小区建成已经20多年,当时没有规定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所以小区内坡道较少,老人、孩子出行很是不便。”陈先生说。
市区“盲道”遭遇各种“占用”
在市区学院路,记者看到人行道上的“盲道”不是停满了私家车,就是被电力、移动、燃气等各相关部门的路面井盖所侵占。在学院路市环保局门前不远处,一大片足有二三米长的井盖将盲道隔断,路过的市民何先生说,“6个月前这盲道还是笔直一条,去年11月不知什么原因地面翻建后,就成这样了,相关单位也没有返工修好。”
而在人民路临街的商业区,小轿车、面包车一字排开,各种车辆几乎把盲道挤得“密不透风”;下吕浦春晖路、温迪路一带,盲道上竟立着不少电话亭、行道树和电线杆,让人不由担心盲人行路的安全。
“再怎么样,也不能把电话亭、行道树等立在盲道上吧?前后没有任何提示,盲人走盲道能不危险么?”记者搜索温州本地论坛发现,不少网友反映,市区不少街道上,盲道几乎延续不了一百米,各类无障碍通道上则是“关卡重重”。
由于不断地被占用、乱用,盲道也显得很“受伤”,路砖不平、缺失时有发生,完全失去为盲人导向的作用。
在学院路,记者询问了几名刚将车停到盲道上的车主,有的车主表示没有留意自己的车是停在盲道上,有的车主则称自己停一下,办点事就走,车主欧阳先生更直接表示不知道行人道上的“黄线”原来是盲道,还以为是道路上的装饰。
“也没什么人走盲道,占了能有什么影响。”不少市民对占用盲道不以为意,他们认为,因盲道的使用效率不高,临时占用不会有多大影响。
鹿城区残联:为残障人士少添一些“障碍”
为推进温州“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据统计,2011年旧城和旧村改造建设中,鹿城区43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配备了无障碍坡道约1868平方米,无障碍泊车位276个,无障碍电梯173部,无障碍公共厕所10座。目前鹿城区主次干道的人行道无障碍设施基本上都已具备。此外,今年鹿城区计划新建的5座公厕和新开工的2项学校工程均按照相关要求作了无障碍设施设计及建设。
一面是政府部门不断加大“无障碍设施”的投入力度,另一面却遗憾地看到不少“无障碍通道”上反倒“障碍多多”,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鹿城区残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认为盲道等无障碍通道被占,有几方面原因,首先市民对无障碍通道的了解不够,通道的使用知识急需普及;其次,相关部门规划建设时,对无障碍通道设计不合理;再者,一些单位“无视”通道的存在,或在上面设置固定物,或对其所在的路面进行建设施工。
“建设、监督、指导等各部门过于分散,对无障碍通道无法统一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鹿城区残联呼吁,不管市民还是单位,希望都能给老弱、残障人士多一些关爱,少添一些“障碍”。
来源:温州商报
- 温州瓯海法院夜袭“老赖” 兵分两路开展执行行动
- 温州设立“过桥资金” 解百家企业燃眉之急
- 二线白酒“涨声”一片 越来越多白酒进入千元行列
- 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给力温州经济
- 省政府工作报告11处提及温州发展 温州代表感震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