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1月14日电(记者 余靖静)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中最具创新力的群体,但在话语权、规则制定等方面,无疑是“弱势群体”。
拥有逾2000名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浙江大学,聆听青年教师心声,放眼10年后的成长可能性,从转变教师评价体系、国际化培养、建设“学术特区”等入手做出了一系列探索。
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说,探索的成果,非一朝一夕即可显现。但毋庸置疑的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就要遵循“求真务实、尊重个性、允许失败”的人才规律。
去量化考核:论文数量和项目经费不再是青年教师头上挥舞的鞭子
【细节】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部近期举行的一次教授职称申报中,一位仅在“小众”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两三篇论文的老师,以绝对优势,胜过了发表论文若干、科研项目若干的竞争对手。
参与评审的老师介绍说,后者虽多产,但涉猎过散,研究方向和学术品质有待甄别;前者的学术成果看似少,但质量较高,在业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政策背景】浙江大学于2008年提出新的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明确在申报高级职称时,不再统计发表论文的数量,而是要求教师对“取得的标志性成果或主要学术成就,进行客观的描述或评价”。
同时,关于教师高级职位聘任的“门槛”制定权和审核权,原先一直掌握在学校手中,2008年起,这些权力全部回归到各院系手中。
此外,浙江大学还从2010年起推出了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改革,鼓励教师按自己特长选择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并建立起教师分类发展的配套体系。
【青年教师评价】浙大传媒学院教授韦路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高校对老师的考量标准是“数论文、堆经费”,这种标准看似公平、操作简单,实则无视各学科自有发展规律和评价标准。学校的评价标准由数量回归到质量,同时提供了发展的多种路径,体现了一种学术环境的共识,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是最大的正向引导和支持。
国际化培养:为“本土”青年教师创造更多成长机会
【细节】青年教师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不算新鲜事,但由学校全额资助、两年脱产出国做访问学者,这种力度在国内还十分少见。
33岁即晋升为教授的罗坤是浙江大学“新星计划”入选教师之一。任教不久,30岁的他即获得机会,前往斯坦福大学深造。在美两年时间内,他只完成了一篇论文,但在能源领域级别最高的年度国际学术会议上,这篇论文被评为杰出论文,成为其学术道路上的坚实一步。
【政策背景】浙江大学从2005年起推行“新星计划”,选派35周岁以下(人文学科放宽至40周岁)的青年骨干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开展2年的合作研究。目前该计划第一轮已实施完毕,专项划拨资金4000万元,200余名青年教师受益。访问期间,入选教师每年可获8万至10万元资助,其出国期间所有工资、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常发放。
2011年,浙江大学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新星计划”,预计再投入约4000万元,同时加强了对“新星计划”回国教师的后续支持。
【青年教师评价】浙大计算机学院教授潘纲说,在教师队伍培养上,国内高校目前有种“引进热”,尤其是“海归热”。浙江大学的引进力度也不小,但同时学校大规模为“本土”出身的青年教师创造了国际化培养平台。在信息交互发达的今天,获取国外资讯并非难事,但两年时间实地接触学术前沿,感受柔性的环境和制度保障,尤其对应用性学科来说,有利于缩短国内外差距,“留学效益”将逐渐体现。
建设“学术特区”:增加青年教师非竞争性收入,“心安方能劲足”
【细节】团队成员的岗位津贴不与短期业绩挂钩,每人每年有15万元以上的收入保障,但5年后,必须接受国际排名前20位的专家评议——2011年起,浙江大学求是高等研究院的两个研究团队开始了“5年内不考核”的“学术特区实验”。
外来压力为零,并不等于“放羊”,短短1年时间,这两个平均年龄在35岁的团队,都已经有了引起国内外同行关注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政策背景】浙江大学2010年开始遴选求是青年学者,主要针对35岁以下,没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青年教师,入选后赋予研究生导师资格,扶持他们从事独立科研工作,给予10万至20万元的科研资助,在工资收入中直接增加特别津贴每年5万元,为他们潜心科研提供经济保障。
【青年教师评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说,青年教师的成长如同做科研,不一定需要很多钱,但一定需要过程。在浮躁的大环境下,要让青年教师安心从事短期没有回报的原始创新和自由探索,少不了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安稳生活的经济保障;第二,有可以持续发展研究的工作条件;第三,一个美好的未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