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用自家调出的浓稠合适的浆糊,全家老小一起动手贴春联,这是许多人脑海深处的新春记忆。
新年伊始,《美丽乡村》周刊通过报纸和微博向广大读者发出“征集令”,征选个性化春联。征集令一公布,反响热烈,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省各地上百副个性春联。
上周,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的旧祠堂里,人头攒动。我们特别邀请当地农民书法家为读者写春联。
手写春联,一种慢慢远去的传统,我们却在浦江农村发现了它独特的生命力。
在祠堂里,红飞墨舞
在嵩溪村村主任徐小侃的帮助下,使出浑身蛮力,拨开人群,我们才硬生生钻到八仙桌前。
69岁的嵩溪村村民徐千意书写正酣,他是村里能书擅画的“秀才”,也是村民们自发组织的书画协会——“嵩溪学社”的社长。每年元旦刚过,徐千意都要找村里几个书画高手商量,提前半个月把写春联的“黄道吉日”定下来,然后或走街串巷、或用电话书信通知大家。
这天,只见他身体微躬,悬肘握笔,黑色的毛笔尖在火红纸头上翩翩起舞。手起笔落,一副“阳光普照棚温暖,葡萄颗颗落玉盘”的春联大功告成。
这是黄旭镇特地向徐千意“求”的春联。20多岁的黄旭镇来自黄宅镇信华村,2008年他辞去杭州的白领工作,回乡专心种植葡萄。
“求一副春联贴在大棚上,希望来年葡萄大丰收。”黄旭镇说,依靠先进的栽培技术,去年他的50亩葡萄园每亩收入达到2万元,比传统的露天种植户高出三倍多。黄旭镇已经为自家的葡萄抢注了商标,今年,他还打算在义乌租下120亩土地,建一个供采摘游的生态葡萄园。
另一张八仙桌上,50岁的徐祖星也忙碌着。别的农民大都喜欢参照一旁的《春联大全》,他却能信手拈来。嵩溪村写春联活动举行了26年,徐祖星一场都没有缺席,最多一年,他曾经用毛笔写过800副对联。按徐祖星的估计,他写春联用过的红纸连起来有几十公里长,“足可以从嵩溪村接到县城里。”
头顶微秃的徐祖星,在浦江县城当保安。早上7点,他就骑着摩托车往村里赶,前一晚值夜班穿的保安制服还没来得及换。徐祖星说,每逢写春联的日子,很多分散在各地的嵩溪人都会回到村里。
“有的人家多年前已经搬走,但为了求一副来自家乡的春联,他们会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徐祖星说,因为这春联里,是家的气息。
一副春联,一个祈盼
拎着火囱(当地一种暖手的工具)的老头老太、花枝招展的大姑娘、抱着孩子的小媳妇,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猛抬眼,嫣红一片——面积不大的祠堂里,晾挂着刚写好的春联,满满当当,帷幔一般,空气中弥漫着墨汁的香气。
每年,当地的农民书画高手都会赶在除夕之前,免费为邻里乡亲写春联。那一副副散发着墨香的春联,既是农家对过去一年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祈盼。
很多读者想要的春联,传递的只是一种朴素的心愿。
来自杭州拱墅区塘河新村的高立新委托《美丽乡村》周刊为即将高考的女儿写一副春联,主题是希望女儿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他自己只想出了一个横批,“鱼跃龙门”。
嵩溪村村民邵继材帮我们完成了这个任务。邵继材屏气凝神,沉思不到一分钟,大笔一挥,直接在窄长的红纸上写下——“十载寒窗勤与奋,一朝金榜鱼化龙”。65岁的邵继材说:“有人求财源广进,有人求四季平安,像这样为好好读书写的春联,实在是难得。”他告诉我们,自己的父亲过去就是村里的教书先生,两个女儿现在也都是老师。“这联,我看着也喜欢。”
采访结束当晚,认真的邵继材还专门打电话给记者,说这副“鱼跃龙门”春联还有改进空间,下联改为“一朝金榜鲤成龙”更合适。
在几十位读者当中,有一些身份特殊。他们有的是坚守在工地的农民工,有的是终年在海岛上辛勤劳作的渔民,有的是周刊记者去年曾经采访多次的种粮户、养鸭户,有的则是记者基层联系点的普通百姓……于是,我们萌生了一个特别的创意:让来自书画之乡浦江的农民书法家写春联,送往全省各地,走进海岛山村。
“真的吗?舟山的渔民也能收到我们写的春联?”在得到记者的肯定答复后,徐千意立马凝神静气,琢磨起了春联的内容。他说自己还从没有给素未谋面的人写过春联,心里还有些忐忑。
让人感动的是,嵩溪村民大方地拿出自己私藏的红色宣纸,他们说,用这种红宣纸写出来的春联,即便经历一年的日晒雨淋,字迹也不会模糊褪色。
火红桃符,火红生活
离开嵩溪村时,20岁的徐军苗送给记者一副中英文双语春联,主题是“laugh often”(笑口常开)。这个外形酷似周华健的青年,在宁波大学读大二。去年,他就开始为村民送英文春联,在村里书画高手的指点下,徐军苗将春联写成“中英双语”,现在很受追赶时尚的年轻农民喜爱。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春联,也在吸纳很多新元素。
回城的路上,正巧碰上浦江县文联带着一些书法家到农村写春联,书法爱好者周正是其中的一员,他刚从花桥乡下宅溪村和虞宅乡桥头村回来。周正直言:“现在像浦江这样还流行手写春联的地方已经不多了,那种印刷精美、内容千篇一律的春联,我们不喜欢。”
说到底,一副春联就是在红纸上用墨写字,看起来挺简单。买一副印好的春联,贵的要十几元,绒面纸打底、金粉写字,周边还钩了花纹、印了图案,可还是缺了点意义。
浦江县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方钢军对春联的历史如数家珍——自五代十国时期,孟昶在桃符上写出中国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后,这种新春佳节时期的门饰沿袭成俗,至今不衰。
“红底黑字,稳重鲜艳。春联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表达着中国人内心的一种美好期望与祝愿。”方钢军说,他坚信,有一天手写春联会再度风靡。因为每一副春联里,都真的有墨香的味道。
其实,那更是一股年的味道。
把年味留住
欧内斯特·海明威在他《流动的圣节》一书中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此后一生中,不论你走到哪里,她都将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隆冬时节,在嵩溪村的旧祠堂,面对眼前铺天盖地的火红春联,我的脑袋中蓦地冒出这诗意的句子。
三四岁大的孩子,拖着鼻涕,扯着春联在旧祠堂里奔跑嬉闹;十几岁的少年在亲友的指导下写春联,初出茅庐的他们手指还有些打颤;德高望重的高手们,被求春联的村民们团团围住,提起笔来却自有一番气定神闲。
如果将时间定格——那悬腕运笔的节奏、灵动的笔迹、浓浓的墨香、莫名的气势以及美好的寓意,会让人抑制不住陶醉与沉迷。
也许他是县城寻觅商机的生意人,开奔驰、抽雪茄、做足疗;也许他是流水线上的打工族,需要用五块钱一包的“白沙”和廉价啤酒消除一天的疲惫与委屈;也许他在工厂门口做保安,守夜饥寒难耐,只能把馒头泡进热水,草草果腹……然而,在家乡的旧祠堂里,在尺许红纸上,他们忘我、陶醉。
让69岁的徐千意没有想到的,他们在1986年偶然发动的一场免费写春联活动,竟成为村里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由村到镇,再到县,二十多年来,浦江将手写春联的文化传统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八仙桌上的糖果盒里,求春联的人们“随缘”投放购买红纸的钱。很多人留下的,往往是超出春联实际价值几倍的价钱。“算是捐给农村书画社的经费吧。”一位村民如是说。
传统的年味,简单来说,是由声、色、味组成。“声”是鞭炮、锣鼓。“色”就是红色的灯笼、春联。“味”就是那些年节食品。这些具象的东西,组成了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圣节”。我们只有清醒、自觉、有力地保护本土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才能避免在纷繁的变化中迷失自己。
把年味留住,是把文化之根留住。把年味留住,是把那些热烈的、温情的、美好的东西留住。(江晨)
- 进武义写春联 帮女郎为村民贴“门神”祝福送到家
- 进武义写春联 帮女郎为村民贴“门神”祝福送到家
- 书法名家走进松阳写春联送祝福 “帮女郎”受理咨询解民忧
- 书法名家走进松阳写春联送祝福 “帮女郎”受理咨询解民忧
- 镇海昨出狠招:学生字写得不好校长的钱要受影响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