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永康1月20日电
节前的乡村充满了宁静的诗意,还未到永康唐先镇石桥头村,时断时续的锣鼓声已在耳边飘来飘去。沿着村口的小路,我们走近这片锣鼓声,与永康非遗九狮图邂逅相遇。
在石桥头村,村里的九狮图表演队正在为正月十五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做着准备。推门而进,偌大一间厂房的正中摆放着一个类似于轿子的车架,“这个叫狮架,是九狮图表演的主要道具,800多公斤重,由黄铜浇筑而成。”九狮图传承人、石桥头村党支部书记胡双福介绍说。这个高4 米、长6.5米的金色狮架刻满龙的图案,底部写着“中国永康”四个大字。精致的龙柱,金色的彩球,架子顶上还摆放着一株绿色的万年青。
九狮图表演时,9只狮子和1个彩球由幕后的11名女子通过38条20多米长的纤绳“遥控指挥”,难度比木偶戏、皮影戏要高得多。随着9只狮子的腾挪,锣、鼓、钗、唢呐等乐器齐声开奏,顿时,现场被一阵阵欢闹的气氛所笼罩。
乐队队长叶军妙的鼓,是整场表演的“指挥”,“狮子的活动都要跟着我的鼓点走,要不就乱了。”激越的鼓乐声中,只见“狮王”率先跳出,上下扑腾,左右跳跃,衔住长杆上的彩球欢舞一阵后,带领其余群狮嬉舞。它们步调一致,有条不紊,扑腾、跳跃、抓痒等动作活灵活现,这时,龙头里喷出一道水雾,象征风调雨顺……
整场演出不过8分钟,但在场的人无一不被这几只欢腾跳跃的狮子所震撼,怪不得永康民间有着这样的民谣:节日到,九狮跳。现在,九狮不仅在村里跳,还跳到了法国、新西兰、新加坡,被国外观众一致誉为“东方一绝。”
石桥头村的九狮图起源于农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喜庆活动,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了。起初是竹狮,由单狮而至三狮、五狮、七狮,最后发展为九狮,“九”取“长久”与丰足的吉祥之意。石桥头村的村民也一直努力改良着九狮图,“去年,我把永康的五金元素加入了狮架的框架中,让人一看就能想到永康。”胡双福还将原先呆板的狮眼改造成会眨动的“电眼”,在演出人员的服装中也加入了更多现代元素。
狮子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力量与意志的象征,因而经过挖掘提炼的九狮图,在原有雄健强劲的基础上,更增添了一股富有东方特色的神秘色彩。由黄铜腾龙绕柱而成的狮架,不仅展示了“中国五金之都”深厚的五金文化底蕴,更通过特殊的装置使龙头吞云吐雾,呼风唤雨,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
九狮图的关键在于“遥控指挥”的纤绳,但现在村里只有4位老人会编这种纤绳。如果演出频繁,几乎每只狮子每天都要用掉一根纤绳,这种工艺的传承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石桥头村已经意识到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在胡双福的带领下,不久前,一支由60多人组成的演艺队在村里成立,演艺队成员也已不再局限于本村,老人编纤绳的独家技艺也传到了年轻人手里……
当我们离开石桥头村的时候,锣鼓声再次响起。那声音渐行渐远,而那9只跳跃的狮子,却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欢快。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