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两新党建 > 图片新闻 正文
宁波镇海打造网格建党模式 促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

  华通电器集团党员公开承诺集体签名活动

  镇海区非公有制企业“双强争先示范创建”现场会

  宁波市镇海区打造“网格建党、区域统筹”模式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

  宁波市镇海区针对两新组织数量众多、差异较大、情况多变的实际情况,从健全工作机构、建立工作标准、实行区域统筹等方面入手,创新实施“网格建党、区域统筹”模式,使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成为了全区经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健全保障体系,强化力量配备。

  一是建立三级工作网格,落实组织保障。构建区、镇两新工委、村(社区、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络站的三级工作体系,切实强化两新党建力量配置。目前,全区专兼职从事两新党建指导工作人员930余名。同时,将党建全覆盖工作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工作成效分别列入基层书记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年度目标考核,逐渐形成了牵头抓总、指导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两新党建工作机制。

  二是网格式划片,落实管理保障。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数量适度、便于管理”原则,以镇(街道)为一级网格,村(社区)、园区、行业协会为二级网格,在两新组织数量较多的村(社区)、园区,按10-20家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每个网格选派1-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有效推进党建工作实现区域间无缝对接、区域内有效覆盖的格局。目前,全区共划分网格161个。同时,积极创新模式,在招宝山街道成立全市首支商户专管员队伍,每250户配备一名商户专管员,在推进个体工商户党建全覆盖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是阶梯式建党,落实组建保障。加强动态排摸,由党建工作指导员每半年排摸网格内单位关停、搬迁、新增及党员流动等情况,实现动态式覆盖。并对网格内有3名以上、只有2名以及仅有1名正式党员的两新组织,分别采取“规范建”、“派驻建”以及“联合建”等方式,因企制宜组建党组织。目前,全区共单独建立两新党组织406个,联合建立党组织138个,覆盖两新组织2936家,组建率达70.85%。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费保障。加大两新党组织办公和活动经费投入,党建工作经费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5‰至8‰确定,党员活动经费原则上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确定,并将党员上缴的党费全额回拔,作为党组织教育经费的补充。同时,对单独新建的两新党组织给予2000元的经费补助,对获得省、市、区“双强示范”的两新党组织分别给予3万、1万和5000元的奖励。今年,区、镇两级共投入经费200余万元。

  五是争取业主支持,落实工作保障。实行奖优评先征询制,把业主对党建工作的重视支持程度作为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和各类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今年有8名非公业主成为了新一届区党代表。并充分发挥区级各部门职能优势,在区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服务企业促发展、创先争优当先锋”专项活动,积极服务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企业转型升级、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等工作,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赢得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和支持。目前已排摸出影响企业发展瓶颈问题30余件,81家企业还作为重点帮扶企业,进一步扩展和巩固了党建全覆盖工作成果。

  镇海石化建安公司党委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

  镇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调研指导后海塘区域党建全覆盖工作

   二、规范工作要求,推进标准建设。

   一是完善全区两新党建全覆盖实施方案,确立具体工作要求。在今年三月份试点工作基础上,结合省、市委工作要求和镇海实际,修订完善了全区两新党建全覆盖实施方案,提出了抓好两新党组织组建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的具体要求。并对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提出了“五个一”规范化建设目标,对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提出了“五个有”的目标。

  二是制定镇(街道)两新工委工作规则,确立工作评估标准。制定实施镇(街道)两新工委工作规则,主要内容体现为“四看四评”即: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构是否建立健全,评工作力量是否配齐配强;看两新工委是否实体运作,评相关工作机制是否建立完善;看两新组织党的组织体系是否完善,评组织架构设置是否纵横贯通、全面覆盖;看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总体组建率是否已达标,评有党员的两新组织是否均已组建党组织或纳入区域性党组织。

  三是明确区域党建工作联络站工作职责,确立有效覆盖标准。村(社区)、园区党建工作联络站工作职责主要内容体现为“六有六清”即:有区域性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有健全的和谐共建协调机构、有基本的党建经费、有专门的派(驻)党建指导员、有经常性的党群活动、有贴近区域实际的党建载体;两新组织分布情况清、党建底数清、党组织隶属关系清、党建责任主体清、营运状况清、负责人身份清。

  四是明确两新党组织党员作用发挥途径,确立作用发挥载体。单建两新党组织按照“有党员先锋岗、有党员责任区、有党员服务队、有党员攻关组、有党员智囊团”的标准,组织和激励党员在本职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积极争创“双强”党组织。联建党组织充分发挥村(社区)、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络站的作用,统筹组织区域内村(社区)、园区两新党组织经常性开展面向区域内企业、新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服务活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提合理化建议671条、开展技术革新338个、完成急难险重任务375个,带来经济效益3024万元,华通集团党委还被评为省级“双强百佳”党组织,6家党组织被评为市级“双强”党组织。

  五是出台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实施意见,确立党员发展标准。制定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六有”标准,即有发展目标、有发展重点、有发展标准、有申请条件、有培育方式、有工作流程。并着重针对两新组织人员流动性强、联建党组织多等特点,创新实施委托式培育、联合式培育、挂靠式培育、前瞻式培育等方式,增强了党员发展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今年全区共推荐培养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274人,发展党员160人,党员发展呈现较好势头。

  三、整合党建资源,推进区域统筹。

   一是党组织管理实行区域统筹。积极探索两新党组织“隶属关系在党委、工作指导在站里”的工作模式,两新党组织隶属镇(街道)党委(党工委),由村(社区)、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络站进行工作指导,村(社区)、园区党组织书记兼任联络站站长,同时在村(社区)、园区配套建立区域和谐共建理事会、联合工会、商会等,党群联动推进党建全覆盖。如招宝山街道后海塘区域和谐共建理事会聘请200余名企业和谐助理员,在化解企业内部矛盾纠纷、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及时上报重大信息、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党员管理实行区域统筹。要求组织关系暂时未能转入两新组织的党员,持《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或《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编入所在单位或网格党组织接受“双重管理”,要求“亮出身份,参加活动,发挥作用”。今年,全区总共有1023名行政村党员被编入其所在单位或网格党组织。

  三是党建阵地实行区域统筹。在村(社区)、园区便民服务厅专设“两新党建事务”窗口,为区域内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提供组织关系接转、流动党员登记、困难党员救助等“一站式”服务,并对党员活动、科普阅览、文体活动等设施和远程教育站点实行共享。目前,全区7个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和87个村民(社区)服务中心,向区域内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开放。

  四是活动载体实行区域统筹。依托村(社区)、园区党建工作联络站,分类设计党建活动载体,在两新组织党员中广泛开展“双向共承诺,村(社)企同奉献”活动,不断扩大和巩固党的工作成果。如澥浦镇十七房村党总支开展“服务新农村、企业在行动”系列活动,吸引90余名村属党员和企业党员参与其中,结对困难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深受党员群众好评。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