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5日讯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联系我!”连日来,在浙江日报和团省委等联合发起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这是学雷锋服务队员口中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温暖,在彼此间流淌。“快乐不仅来自收获,更来自给予。一声谢谢、一个笑脸,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第二次参加学雷锋活动的绍兴越秀外国语学院大一学生陈羽宇在博客里写下这样的感悟。
“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颗螺丝钉。”1962年4月17日,雷锋在日记中写道。雷锋同志离开我们已近50年了,在2012年的春天回溯历史的星空,总能看到一些光芒交相辉映。
“要做一枚螺丝钉,永不生锈、永不打滑、永不后退、永不松动、永不变质……”说这话的是湖州文苑社区“片儿警”王法金。10多年如一日,王法金行走在65幢居民楼之间,创造性地推出了“黄手帕”工程、“楼管楼”工程等一系列管理方法,先后获得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点子警察”。
在铁路杭州站候车大厅服务台,也有一个“雷锋角”,80后客运服务员、“全国用户满意明星”陈映映已在这里默默奉献了自己的十载青春。解答问询、引导进站、帮忙改签退票,有时候一天光用轮椅接送旅客就进进出出二十几回…… “这些都是小事,但也得用心干。”陈映映说,“旅客出门在外不容易,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我们一定不含糊。”
在浙江,8000年文明史锤炼出兼容并蓄、励志图强的精神气度,砥砺了厚德崇文、以人为本的价值品格,这些分散的“善良因子”聚合、裂变、升华,形成一种世代相传、弥足珍贵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像叶脉纹理一样渗透在5400万浙江人的道德基因中。
这是一番让人感慨的景象——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吴菊萍、叶霄雯、占祖亿、柴小女共同串联成一场爱心接力。心手相连,守望相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道德楷模:扎根海岛近40年,乡村女医生钟杏菊、吴棣梅不仅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灯塔,更昭示巨大的精神动力。还有江小金、毛陈冰、曹秋芳、“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后踊跃献血的温州市民、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浙江志愿者、淳安灭火6勇士、在利比亚撤侨大行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希腊浙商群体、勇救落水者的金华6青年……随着“平民英雄”、“身边好人”、“感动人物”、“浙江孝贤”、“浙江骄傲”等一系列基层评选活动的开展,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草根道德明星”,为全省公民道德建设注入生机与活力。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真切地听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间表达”。
这是一串令人欣慰的数字——在杭州,45个“悦学体验点”犹如闪亮的珍珠串起了长达39公里的运河学习长廊,良好的学习风气已在每一位市民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去年7月,杭州向全国公开征集价值观核心词,短短一个多月,活动网站总访问量近50万人次,提供了1300多种对价值观的解读;51个全面小康示范村、11个大型农村新社区、10条新农村示范带建设……如今的湖州已成为中国城乡差别最小的地区之一,人们在享有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精神的家园里“诗意地栖居”;在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南湖红船畔,“红色文化”熠熠发光,2000多支志愿服务队、24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嘉兴城乡,平均每10位市区居民中就有一位志愿者。
近年来,全省各地分别开展“我们的节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信用浙江”建设、廉政文化建设等创建活动,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一个多层次的公民道德教育平台正在形成:全省11个市组织网络媒体开设建党90周年专题专栏500多个,累计访问量超过6000万人次;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等主题实践活动近600场,去年连续11场的“丽水好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的听众人数近7000人;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我省多个城市榜上有名。在这些洋溢着幸福感的地方,“文明城市”已经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浸入城市骨髓的能动因子,因为吐故纳新,愈显深厚绵长。
这是一种使人振奋的趋势——在本报与省教育厅联合发起的“新青年的价值观”主题活动中,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黄金阶段的80后、90后唱出了新一代年轻人的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春泥计划”的种子,历经辛勤的耕耘,已在全省90个县(市、区)、1.3万多个村深深扎根,竞相绽放出艳丽的花朵,芬芳醉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