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招工长廊”上的贵州小伙弹起了吉他,期望未来的用工单位提供更多的文娱活动。

那些带着孩子的父母,更关心的是儿女的入托入学。
浙江在线02月05日讯 带薪年假、生日晚会、夫妻宿舍……1月29日,置身义乌人力市场的记者,不时看到招工企业亮出留人留心的“温情牌”。
尽管当日该市场人流量已突破4000人,尽管不少找工作的民工在市场外打起了地铺,但这些往年的觅工者,如今却并不心急。义乌一家早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韩小姐和同事,初七一大早,就举着招聘牌,站了一整天,还是没有招到想要的面点师傅;另一家袜厂,准备马上开工,但熟练工人却迟迟不上门,现场招聘的老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老板急,民工却不急,他们在耐心寻找薪酬高、条件好的企业,寻找那些温情留人的单位。
搭准民工“脉搏”的企业,与时俱进地推出了一个又一个优厚待遇。新光集团在去年大幅提高薪资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带薪年假;百隆针织公司招聘人员李敏介绍,今年除了包吃包住、过节发礼物等常规福利外,公司还将提高满勤奖,增加员工生日晚会……据悉,为让求职者“不跑路”也可找工作,义乌劳动部门开通“12580”电话求职平台,企业通过该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以“12580”语音、短信、网站三种方式投递简历,得以自动搜索、精确匹配。
在用工单位真情感召下,不少等候观望的民工,跟随而去。民工小陈和他几位老乡坦言:“工资少一两百无所谓,只要老板人好,对我们农民工兄弟多关心一点。”这句话道出在场许多民工的心声。
有专家以为,在用工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易位、民工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的两大背景下,日益显现的招工难,无疑将渐成常态。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阵抢民工,莫若情留人。用工企业如何学会留住民工,摆脱用工荒困境,看来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正视的课题。
破解
“用工荒”巧招一览
县长赴豫,千里招工
1月31日,德清县长胡国荣带领18家重点企业,赶往河南省杞县,用随行的15辆大巴,载回760余名民工。
免费大巴,接送往返
宁波北仑申洲针织有限公司年前包下300多辆大巴,送上万员工回家;年后,回乡员工大多回来,并带来1268名新员工。
用工联盟,互补缺口
眼下,黄岩一些生产性互补的企业,采取了“用工联盟”方式,即在甲企业淡季时派遣闲置工人去乙企业,以解决淡旺季工人过剩和紧缺问题。
校企牵手,预招学生
1月31日,云南曲靖市技工学校、财经学校等校的200多名服装专业学生,来到金华服装企业实习,考核合格学生将转为正式员工。
企业之星,出国旅游
宁波狮丹奴服饰公司对每年评上“企业之星”的20位员工,组织前往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免费旅游。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