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安藻溪信用社信贷员来到临安天目山区落云村的杭州临安鸿基兔业合作社,走访了解信贷支农情况,将200万元的授信额度交到合作社社长赵关仁的手中,支持该合作社兔子春季繁殖和种兔场的建设。报道组 张伟星 通讯员 卢洁美 摄
浙江日报讯 昨天推出的“服务三农乡村行·新春问农事”专题报道见报后,引起了不少农民朋友,特别是农业生产大户、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联系浙江日报,诉说当下农业生产、春耕备耕中遇到的诸多烦心事和对有关方面的期盼。同时,浙江日报记者在乡村采访中,也搜集了不少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我们在此集中刊登,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重视。
手无良种心里慌
邵张友(绍兴马鞍镇种粮大户):手无良种,心中发慌啊!好的种子就是“香饽饽”,是我们都想抢购的限量品。我现在最焦虑的就是今年能不能“抢”到足够的优质稻种,这关系着今年粮食的增产增收。
去年,我承包了1700余亩的水稻田,种了多个品种的早稻、连作晚稻,其中甬优9号、12号单季稻表现良好,亩产高达700多公斤。这两个品种,是我今年想要重点扩大种植的好品种。但现在情况来看,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往年,想买却买不到的种子,只能到其他地市、甚至省份采购,但这样的成本太高,风险又大,所以很多时候只好选择放弃,来种其他品种。希望今年不再发生这样的情况。
新品种谁来帮推广
汪士伟(富阳市常安镇农技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这对广大的基层农业科技人员无疑是个好消息。不过,目前农村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在研究成果的认定、推广等方面,仍有不少困难。
去年,我经过30多年培育出来的籼糯型红米稻已基本稳定,亩产也达到了1007斤,具备了规模化推广的基础。经国家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这种米的钙、锌、镁、铁等有益矿物质是普通稻米的9至14倍,营养价值颇高。
眼下,全省各地正在春耕备耕,我也希望有眼光的投资者,能及时将这一品种做规模化推广。
水稻旱作盼扶持
王汉青(金华种粮大户):经过十年水稻旱作试验,去年200多亩试种成功。这种种植方法适用面广,省工节本,而且所产优质稻米很受人们欢迎。今年我已经70岁了,要凭自己的力量推广这套技术已经力不从心。新一年春耕在即,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把这个方法推广到更多地方。希望得到政府重视,有关部门能够帮扶一把,让更多的农民用上这种新种法,让更多的人共同来消灭抛荒田、冬闲田问题,让更多消费者吃到真正健康的大米。
化肥价格会涨吗?
王永生(龙游种粮大户):快要开始春耕备耕了,对于我们来说,眼下最关心的就是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了。种粮还要靠天吃饭,俗话说:“新春晴三日农夫不用力”,去年赶上好天气,病虫害少,农药化肥用量都比较省,今年不知道怎么样?
现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尤其是中东局势动荡,与化肥联系密切的油价存在上涨趋势。大伙儿迫切要知道的问题就是:农资紧俏吗,今年会不会涨价?如果要涨,要不要早做准备,避开高峰,多储存一点?供销社农资部门,作为我省农资供应的主渠道,今年会有什么具体措施,提供平价农资?
想和农科部门“结对子”
葛振东(富阳东洲街道新沙村大学生“村官”):我去年建起了三个连栋大棚,试验起新型草莓种植法——无土基质槽培。
这种栽培模式有别于传统方式,基盘里装的是经过消毒的、无病菌的配方营养基质,既保证草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份,也隔绝了病虫害。不过,营养液的配比、基槽的维护和日常管理都需要专业的知识,这对农民也是个挑战。期望各级部门或科研单位能与当地农民结成对子,定期向农民传授此类知识,甚至成立专门的技术类合作社、公司,建立产学研的长期稳定合作。
土猪吃啥饲料好
张金妹(淳安养殖大户):大多数东西都是越洋越招人喜爱,只有吃的东西相反,时下消费者更喜欢土货,什么土鸡土鸭土猪都很受欢迎。我们淳安的花猪是省级地方良种之一,作为养殖大户,有责任将这一优势品种养好,发扬光大。现在我们的新猪场快要建成了,希望今年能够实现花猪的规模养殖,畜牧部门能够在科研和产品营销环节给予帮助,尤其是在饲料开发和降低生态养殖成本等方面,使猪肉味美价不高,让更多消费者吃上健康、安全的产品。
茶园要装上喷灌设备
李伟胜(松阳县新兴乡横溪村茶农):农业也不能光靠天吃饭了!很讲究设施、技术、设备的。一样是种茶,装了喷灌设备,一亩茶园的纯利润最少有六千块钱,没有喷灌设备,像我的茶园利润一亩只有几百块。这就是有没有水利设施的区别!
村干部跟我说,安装喷灌设备,政府有补贴的,但我承包的这片茶园离村里大多数人的茶园远了点,短期之内轮不上我。再过四年,我承包的这片山就要到期了,要是政府不帮我装喷灌设备,到时候我可能就不续租了。希望政府能够加快力度,早日让我们都享受到喷灌设备,附近好多荒山就都能利用起来了。
农机补贴有点烦
蓝仙英(丽水市雷氏农业园林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农机补贴的机器不太好卖,关键是等补贴比较麻烦。我做了几年的农业机械经销,总共也就卖了200来台,而且基本上没赚到什么钱。
现在很多农户知道有补贴这么个事,但是具体怎么做的,基本上都没有搞明白。许多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就把农业补贴先预支给农户。况且,许多农机企业都有自己的直销平台,如果购买数量多,价格比我们更有优势。
可我们就不行啦,本来就是小本生意,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可农机补贴的申请过程,手续过于繁琐,要折腾好长时间,还不一定能办下来。去年,跑农机补贴差点都把我跑成公关经理了。
水利设施要管好
林小良(常山县天马镇大麦淤村种粮大户):粮食生产是露天作业,收成好坏要看老天脸色。现在不少田块渠道常年失修,抗灾能力更弱。去年灾害多,5月底是早稻插种季节,连续半个月不下雨,我只好没日没夜抽水灌溉,直接报废了一台抽水机。6月下旬又遇到洪涝灾害, 500多亩早稻田被淹,其中100多亩绝收。这一旱一涝,直接损失了23万元,夺去了大部分种粮利润。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希望政府出面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的投入。水利设施建好更要管好。过去村里有一些泵站、沟渠、塘堰等中小型水利设施,因为无人管,许多遭到损坏,不能再使用了,真是太可惜了。
“两区”租金太高了
周振华(全国粮食生产大户):这两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建设力度很大,推进速度也很快,大大提高农田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也让我们遭遇了新烦恼,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烂田没人耕,种种有人争”。因为设施好了,竞争激烈了,租金不断提高,目前有的地块租金超过1000元/年。今年我就有800亩农田因为租金过高,就不再承包了。要种更多田,只能到省外找了。
请问今年种啥好
王光明(金东区江东镇种菜大户):前年种了不到10亩莴笋,赚了两万多元。去年,同样是10亩莴笋,却亏大了。只有0.18元一斤,还没人要。今年这莴笋还种不种,很闹心。按理,去年大多数菜农亏了,不少菜农今年不种了,我种应该有得赚。但现在也说不准,因为现在是大市场,你这儿种得少,并不见得别的地方种得少。现在种菜全凭感觉走,总不踏实。谁能给我们更全面的信息?比如这莴笋,全国今年种的情况究竟怎么样,增了,增了多少,减了,会减多少?如果这些信息更明确些,我们心里也会踏实点。
(刘元斌 颜伟杰 杨军雄 张丹丹 卢伟星 陶晓庆 潘俊 整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