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7日讯 长期过度使用耳机,使得听力严重受损,不得不装上助听器。昨天,记者在宁大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采访时,遇到一名年仅28岁的患者余某。他告诉记者,他的听力障碍都是耳机惹的祸。
宁大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专家史波宁告诉记者,近年来,各大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中类似的患者数量翻了好几倍。当然,失聪的原因除了电子产品,还有药物和工厂噪音等。
睡着了耳机还在不停地唱
余某来自余姚。他告诉记者,上大学时,朋友送给他一部手机。从此,他就像疯了似的,对耳机爱不离耳。只要是闲暇时间,他就会戴着耳机,不是给亲朋好友打电话,就是听音乐,而且还喜欢把声音开得大一些。有时候晚上没事,他就躺在床上听音乐,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有时会在半夜吵得同学睡不着,把他叫醒才关掉耳机。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后来,找了工作,上班时间没戴耳机了,可下班的时候还是有这个爱好。
没想到的是,从去年开始,他的耳朵似乎有些不好使了,平时与同事、家人、朋友交流,声音稍轻一点他就听不见。去年他到医院检查,发现听力的确出了问题,而且有恶化的趋势。
医生告诉他,他现在所表现的失聪情况已经很明显,必须戴助听器才能听清楚,若不及时采取措施,估计到了年纪再大点,就只能安装人工耳蜗助听了。
突然失聪的原因有很多
市第二医院耳蜗植入中心主任胡宝华介绍,青少年失聪大多是先天性或者小时候药物引起。而成年人失聪的原因却是非常多而且很复杂的。其中药物导致失聪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噪音,诸如长期在化纤厂、棉纺厂等噪声比较大的环境里工作,就有可能导致失聪;其三是遗传。
胡主任特别提醒说,随着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长期使用耳机的青少年朋友也应特别注意,余某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类病例近年来有高发的趋势。
胡主任说,这种失聪可能不会马上表现出来。当你20多岁的时候,听力已下降到了五六十岁的人一样,而到了五六十岁时,可能会处于失聪状态。所以,在时下电子设备高速发达的今天,青少年朋友更要注意安全使用,以免后患无穷。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失聪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又该怎样做到防患于未然呢?有关专家给出了几点建议。
对药物导致的失聪,市民要做到这样几点:母系亲属中有对某种药物致聋者,其后代均绝对禁用该类药物;严格掌握用药适应症,婴幼儿禁用耳毒性药物;儿童避免随便使用抗生素,必须用时,需选择无耳毒性抗生素,剂量宜小,疗程宜短,尽量不要静脉给药,避免联合用药;用可疑耳毒性药物时,要密切观察,并进行听力监测,有条件时应定期进行血药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停药。用抗生素期间,同时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A及硫酸软骨素等,促使感觉细胞利用多种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以起到保护内耳、预防药物中毒的作用。
对于生活中的因素,专家的建议是:戴耳机听音乐、煲电话粥、K歌、通宵打麻将、熬夜加班……这是时下一些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殊不知,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人们的听力。过度劳累与压力过重已经成为损害中青年白领听力的“潜在杀手”。
专家表示,耳朵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尽可能减少使用耳机的频率,减少在噪声较大环境里工作机会。
东南商报 记者 檀传才 通讯员 王继红
- 电梯上上下下不开门 宁波两乘客被困40分钟
- 宁波机场路南延工程今年力争完工 畅通鄞州建设提速
- 宁波3成出车急救费用无人埋单 欠款者中老赖最可恶
- 一时嘴馋拿了两颗巧克力 宁波一超市保洁员被罚500
- 宁波春节过后留学市场又掀波澜 咨询者络绎不绝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