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浦江2月7日电 “鞭炮屑要扫干净,再不扫,雨一下,又是糊糊的一团,可脏了。”今天下午,趁着天晴,浦江县郑家坞镇杨家村村民张剑丽拿着扫帚,正在清扫房前屋后的道路。她12岁的小侄女也扫得特别卖力。
走进村里,记者发现了20多位拿着扫帚的男女老少。扫地的人群当中,还有不少外地口音的人士。“这都是大家自发的,要想全县干净,我们村里就要先干净。”村主任杨进说。
杨家村现有村民1200余人,其中300余人为安徽、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的外来务工者。看着当地村民扫地,他们也动起手来,“我们常年住在这里,这也是我们的家。”来自安徽阜阳的胡标说。
元宵节刚过,浦江全县又见打扫卫生热潮。
垃圾堆放三四年
浦江有着书画之乡的美誉,但在近些年工业化的大浪潮下,宁静的江南小县城变了。外地人口的不断涌入,燥动的气息,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及满地的垃圾,充斥人们的耳目。
浦江县城翠湖大桥南端,有堆垃圾已经堆了三四年。这堆垃圾把三米多宽的人行道全部占领了,散发出来的恶臭,让边上的江滨花园居民苦不堪言。“下雨天,这些垃圾夹杂着雨水,蔓延开来,恶心死了,脚都踩不下去。”江滨花园居民黄先生说。
这不是浦江惟一的垃圾点。就在浦江最繁忙的街道上,垃圾满地的景象也时常出现。人口密集的大型超市,墙上贴满了“红纸广告”,狗皮膏药般,奇丑无比。“青山绿水,心情愉快,常有书画创作的冲动。垃圾满天飞后,连画画的劲头都没有了。”浦江农民画家徐祖星说。
当地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一集浦江“脏乱集”:部分公共场所秩序混乱、杂乱无章、杂物乱堆乱放,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垃圾成堆,建筑物乱贴乱画;边沟多年都没人清理,臭气熏天;交通要道两边垃圾多年没人清运,堆积如山,群蝇飞舞……
网友们多次在当地论坛上呼吁,还城市一个整洁的面貌。“难道我们就要这样的浦江吗?”县委书记戴建平的发问,激荡着每个浦江人的心。这个以爱写爱画、颇具文人气质的县城,许多人为满地的垃圾感到羞愧。
全民动员,清扫垃圾
为重现清悠雅致的县城景象,去年12月20日,浦江县召开了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及全县409个行政村、16个街道居委会的负责人大会。会议要求,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打一场消灭垃圾的人民战争,彻底改变浦江“脏、乱、差”现象。
浦江县委书记戴建平说:“吃不饱的时代,民以‘食’为天。衣食无忧后,安全健康最重要。我们全县动员‘治脏’,大搞环境卫生清洁活动,既是为了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也是为了提高居民素质。”
一场垃圾消灭战,在浦江打响。
浦阳街道原石马片11个村的千余名学生,利用假期在老师的带领下,带上扫帚、铁锨,清扫着乡村公路。扫垃圾的活儿很脏很累,可是孩子们干得很开心。他们说愿意用自己的力量换回浦江的干净整治。
白马镇集中开展了“迎春节、优环境、树新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30个村的1300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村边道路、主要街道、绿化带、晒场等进行了全面清扫,镇村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杭坪镇把“治脏”重点放在镇区所在杭坪村,以及外来人口较多的乌浆、下薛宅、薛下庄等村,组织20多个村的党员干部开展义务大扫除,清运垃圾160余车。
垃圾一车车的运出去,浦江一天天的靓起来。在浦江“脏字榜”上有名号的翠湖农贸市场,也变了。“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市场外,车子停放的整整齐齐;市场内地上看不到菜渣、塑料袋,在这里买菜舒服多了。”常在这里买菜的杨先生说,现在人们都讲究卫生了,自然要干净许多。
为确保整治能达到长期效果,浦江县从制度上着手,健全了垃圾处理目标责任制,明确各乡镇为农村垃圾处理的责任单位,并将垃圾处理工作列入各地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中;并且完善垃圾处理常态督查制,建立严格的督查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对保洁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下发《整改督办单》,限期要求整改落实。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