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城市上水平、百姓得实惠”为目标,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展示过去一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决定开展2011年度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市民可通过杭州文明在线(www.hzwmw.com)投票页面进行网络投票。投票时间为2月9日至2月13日。活动设立参与奖50名,从参与投票的市民中产生,各奖励书券200元。
杭州市文明办2012年2月9日
1

杭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我市以“城市上水平、百姓得实惠”为目标,坚持“创建为人民、创建靠人民”,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通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2011年12月20日,杭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

杭州西湖成功申遗。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最后审议表决,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申遗成功,实现了浙江省和杭州市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是西湖两千多年发展史和杭州建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西湖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
3

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杭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2011年10月11日至19日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我市运动员在此次运动会上共获得52金32银26铜的好成绩,名列全省各地市之首、全国地级城市第一。杭州作为东道主,在安全保卫、食品卫生、医疗保障、观众组织、环境布置、公益宣传、交通组织和旅游接待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杭州赛区出色完成了48万多观众的组织任务。八残会的成功举办,体现了杭州对残疾人的高度尊重,展现了杭州作为爱心城市的风采。
4

“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精心提炼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杭州特色的“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核心词。每月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三个一”活动(举办一次主题讲座、召开一次主题研讨会和开展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形成长效活动机制。培育“一港十线”学习风景线,建立百个国学传承基层点,推进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以及开展学习型个人、家庭、企业、组织评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普及化。
5

学习型城市建设让杭州“满城书香”。开展“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征集提炼“我们的价值观”主题核心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化、大众化。培育“运河学习长廊”与“学习港”,形成由点到线的“一线十港”学习风景线。在全市137个社区开展了230余项特色国学教育活动。推动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农村),以“满城书香、经典阅读”为主题开展参观、读书等活动,吸引读者超过10万人次。组织开展了“十佳”学习型个人、家庭、企业、组织评选。
6

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工作全面完成。围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五年规划(2007年-2011年)》目标,制定指标体系,完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开展“洁化、绿化、亮化、序化”和美化家园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位。加大“八小”、“五乱”、野导、黑车等督查力度,重点整治热难点问题。开展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乡村清洁”先进单位、“最干净示范道路”等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开展“百万市民清洁大行动”,充分发挥市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有效提升了市民群众的环境生活品质。
7

“红旗飘飘——爱国歌曲大家唱”唱出市民爱党爱国情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举办“红旗飘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群众性歌咏活动。两个多月里,从机关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从高教园区到中小学校,从城市到乡村,共举办各种形式的群众性歌咏活动1600余场,参演群众达4万余人,现场观众达220余万人次。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营造了隆重热烈、欢乐祥和、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
8

吴菊萍、毛陈冰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1年7月2日,两岁女童妞妞从10楼坠落。紧急关头,吴菊萍冲上前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吴菊萍的事迹感动了海内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美妈妈”。2007年,还是中国美院学生的毛陈冰从网络上得知贵州省黎平县农妇杨昌花因大出血生命垂危,急需AB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救命。拥有同样血型的毛陈冰,千里迢迢赶到当地医院献血,挽救了杨昌花的生命。吴菊萍、毛陈冰分别荣获“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和“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称号。
9

“我们的节日·中秋文化节”展示传统文化魅力。首届中秋文化节围绕“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主题,举办《月圆今宵》中秋晚会、中秋文化学术论坛、中秋祭祀活动、中秋邻里节等七大活动。文化节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杭州为“中华中秋文化传承基地”。中秋文化节的举办对于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10

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出硕果。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有人办事、有房办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四有”目标,至2011年底,为全市2046个行政村及部分撤村建居社区配备2316名专职宣传文化员,落实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宣传文化组织体系和经费保障,推动全市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整体上水平。
11

“动漫之都”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功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和首届中国(杭州)国际漫画节,美国迪士尼、日本集英社等国内外动漫龙头企业齐聚杭城。2011年,杭州以原创动画片34606分钟的产量,再次位居各城市第一,连续三年领跑全国。酷卖街·动漫市集、COSPLAY俱乐部、杭歌动漫剧场、“动漫美化城市”等活动常态化、日常化,形成“永不落幕的动漫节”。继蔡志忠、朱德庸、夏达后,著名漫画家黄玉郎、聂峻也落户杭州。
12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两岸城市排名第三。2011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554.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1%,占全市GDP比重11.6%,增速高于同期全市GDP增速3.9个百分点。2011年3月,台湾亚太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发布《2011两岸城市文创产业竞争力调查报告》,杭州文创产业竞争力在两岸36个被调查的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三。杭州还被授予全球文化产业领军城市“创意示范奖”。
13

建党九十周年杭产主旋律题材电视剧央视热播。《毛岸英》、《旗袍》、《星火》等一大批优秀杭产电视剧相继亮相荧屏。长城影视传媒集团出品的36集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成为首部献礼建党90周年的电视剧。39集杭产电视连续剧《东方》,作为中宣部确定的6部全国纪念建党90周年重点剧目之一,又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收视率稳居全国多个城市黄金档第一。
14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载体活动丰富多彩。组织开展第七届“美德·阳光少年”评选活动、第六届“天堂儿歌”创作演唱比赛、第六届“公民爱心日”、第五届“暑期快乐总动员”、全市首届童谣大赛、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未成年人活动,同时推进社区青少年俱乐部、“春泥计划”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等未成年人实事活动项目建设,不断推动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15

杭州“文化走出去”亮相国际舞台。经过几年的历练打磨,在国际舞台上,杭州文艺频频亮相,崭露头角。杭州爱乐乐团在“交响乐故乡”欧洲巡演18天,用音乐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由杭州歌剧舞剧院与黎巴嫩卡拉卡拉歌舞剧院创排的歌舞剧《扎伊德之梦》开创了国际合作并世界巡演的先例。杭州越剧院《流花溪》、《西园记》、《新狮吼记》、《一缕麻》等四部精品大戏赴港演出。杭产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成功入围奥斯卡,并在意大利未来电影节上精彩亮相,广受好评。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