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xx号案件分期付款日到了 漫画连诚
前天,元宵刚过,奉化法院执行完了一起由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案。
案子涉及金额不过1.5万多元,却颇费了承办人宣法官一番心思。
撞人的被撞的都困难
事情要从2009年8月说起,当时,安徽来奉化务工的男子王某在溪口开电瓶车时,撞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2010年3月,法院判王某赔偿医疗费等1.5万多元。
对王某来说,这是笔大数目。他在一家五金厂工作,收入微薄,一下拿不出这么多钱。而老太太的经济状况也不好,治疗花去的钱,急需“报销”。
当年10月,案子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由当时刚调来奉化法院的宣法官接手。宣法官是1985年生人,因为年纪在院里算小的,大家都喊他小宣。
跑两趟安徽说动老赖
此时,王某已躲回了安徽老家,而老太太因为迟迟拿不到钱,经常来法院诉苦。
小宣找到了王某当时工作的五金厂,翻了一大叠员工资料,找到了王某在老家的一些信息。
2010年11月,刚好另一个案子要去安徽,小宣就根据查来的资料去找,但没找到王某。因为时间紧,只能暂时作罢。
回来后,小宣考虑到王某的情况,“在奉化打工有些年头了,大把老乡在这里,如果就为了这个事,改去其他地方打工,人生地不熟,对他也不利,估计他也是想回来的。”
没隔多久,小宣又去了趟安徽,这次找到了王某。果然,王某正有回奉化的打算,唯一的顾虑就是法院找他。
小宣劝他,“我说老乡啊,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你撞了老太太,总得负起责任来,一次性付不出,也可以分期付款嘛。”
王某被说动了,和老太太达成协议:王某回到奉化赚钱,每月25日支付1000元给老太太,直到付完。
手机里设了“执行提醒”
2010年12月起,王某开始付款。头两个月,钱是付了,不过还是拖了几天。
一拖,老太太就担心他要赖账,就会从家里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法院跟小宣“告状”。
小宣感觉老人这样太辛苦,心里琢磨着,“要不每个月我去提醒下王某好了,不过手头案子太多,就怕一忙给忘了……”
他突然想到手机上的一个备忘录功能,设定好事由,到时间了就会提醒。
于是,他在手机上设了“执××号案件分期付款日”的事由,每个月一到25日就提醒。
效果不错,后面几个月,王某每次都准时还款。
差点以为要赖账
今年1月25日,正月初三。这个新年,小宣本来挺忙的:父母从老家到奉化过年,得陪二老转转,老婆怀着孕,得小心照顾,刚搬新房,好多东西得添置……
不过收到“执行提醒”,他还是第一时间给王某打去电话。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小宣心里咯噔一下,再给王某老婆打,也是关机。
“再两个月就付完了,不至于现在赖吧”,小宣想着,赶紧又打给老太太问情况。
原来,今年王某一家回老家过春节,回去前就跟老太太打过招呼了,这个月钱晚点付,等正月十五回到奉化后,把余款全部付清。
前天,他说到做到,老太太了了一桩心事,案子也终于画上句号。
话外——
一个月执行50多个案子
宣法官很忙
昨天,我本来想跟小宣聊聊,不巧他在外面忙执行,不方便讲电话。
他的同事倒是跟我爆了不少料,“小宣是我们院绝对的劳模,过年前因为很多躲债的老赖会回来,是执行的黄金时间,今年过年前一个月,小宣执行了50多个案子。他老婆在宁海上班,因为小宣不想错过这段黄金时间,经常没空接老婆下班,老婆大着肚子一个人回奉化又不方便,有时只能住单位了。小宣的敬业,我们真的很佩服。对了,按小宣老婆的预产期,再大概7天,他就要当爸爸了。”
据都市快报 通讯员 王超文 记者 蒋煜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