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网友“油冬儿”先后在论坛和微博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当天外婆来家里做客。她好不容易来一次,老爸就去和睦农贸市场买菜,买了两只梭子蟹,想烧个豆腐汤。蟹买好后就放厨房了,老妈烧菜的时候猛然发现,梭子蟹的橡皮筋好粗啊,拆下来一称,吓死人啊,两只梭子蟹重297克,橡皮筋重291克。“油冬儿”强调,橡皮筋一共是10根,“才4只大脚,居然要10根。需要用这么厚这么粗这么多的牛皮筋来捆蟹么?人家是蟹哎,又不是怪兽!。”
“油冬儿”的母亲梁女士告诉记者,两只梭子蟹共花了80元,这也意味着这一堆橡皮筋价值约40元。这实在有点冤了。“油冬儿”表示,父亲徐先生一开始看到这个绑着的东西以为是塑胶的,并没太在意,而且以前去买水产也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想到就吃了大亏。
到底买的是橡皮筋还是梭子蟹?昨天中午,网名为“油冬儿”的网友在微博上气愤地写道。她的父亲徐先生昨天上午从杭州和睦农贸市场买来两只梭子蟹,重600克。认真的徐先生回家称了下,发现拆下的橡皮筋重291克,螃蟹重297克,两者几乎一样重。
网友“油冬儿”父亲的买蟹遭遇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与“吐槽”。早两天,“weiyall”在本地热门论坛里,也说了自己的遭遇。“我到滨江浦沿东冠路农贸市场买了两只螃蟹,65元/斤,花了68元。两只螃蟹用了12根橡皮筋来捆。算下来,橡皮筋价值28元,橡皮筋卖得比螃蟹还贵。”不少网友表示曾遇到过类似的买蟹经历。
昨日,记者走访了杭州几个农贸市场,发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农贸市场同样存在着。记者在浙江中河综合农副产品市场的一家水产摊位上看到了和网友“油冬儿”上传的照片中一样捆绑方式的梭子蟹。
老板娘表示,梭子蟹来自宁波。购买称重不能拆下橡皮筋。记者现场买了3只,重1.01斤。每斤67元,3只梭子蟹花了68元。
为了验证“油冬儿”的说法,记者先把梭子蟹从袋子里拿出来,称了下,重0.98斤。接着,把蟹脚上的橡皮筋拆除下来。三只蟹用了10根橡皮筋。称了一下橡皮筋,重0.29斤。算了下,梭子蟹净重0.69斤。10根橡皮筋“价值”约20元。
记者验证3只梭子蟹10根橡皮筋
记者买了3只梭子蟹,拆下10根橡皮筋称了一下,重0.29斤。
气不过的网友“weiyall”还找了市场管理部理论,但对方给出的答复是商户进货时就是这样的。
“看看瘦小的螃蟹,再看看强壮的橡皮筋,我笑了。”网友“初夏的味道”自嘲道。
一位网友透露,“这个情况很久了。而且除了粗皮筋、厚塑料袋外还有用编织绳捆绑的,编织绳捆绑不要紧,要紧的是绳子里放了很多沙子淤泥,重都重死了。
一个经营多年海鲜生意的老板告诉记者,这在业内已经见怪不怪。“螃蟹脚上绑橡皮筋是业内的潜规则。一般好一些的批发商会用一些细的皮筋绑,一些黑心的批发商就会用一些厚的皮筋绑上,用来压秤。”
一网友表示,因为橡皮筋并不好拆,所以一起放锅里蒸煮,结果塑料味道太重,以至于螃蟹都很难吃了。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这些皮筋大部分都是塑胶制品,如果把螃蟹连同这些皮筋一起放进锅里蒸,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绑橡皮筋是“潜规则”
杭州工商局拱墅分局消保科孙科长表示,目前接到类似的投诉并不多,但如果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拨打投诉电话。“我们会要求商家去掉包装,按净重称重。”
下城区消协国副秘书长表示,根据《消费者保护管理条例》商家的这种行为并不属于涉嫌消费欺诈,因为目前国家没有相应包装标准,顶多算是商品的过度包装。但若是上述这么明显的螃蟹绑皮筋方式,是属于“掺杂使假”,肯定是不对的。市民碰到螃蟹绑皮筋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处理,可适当要求卖主减秤或退款。如果有故意行为,工商部门和价格部门会做出相应的处罚。
据每日商报 刘丽芳 实习生 钱亦纯 摄影 杜国平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