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杭州2月8日电(段菁菁、郑亦冰)一直热心于“控烟”,不料却遭到吸烟者暴力对待。近日,杭州的一位女士因公共场所劝阻别人吸烟而被殴打至左手关节骨折。这是杭州自实施控烟条例后发生的第四起劝阻吸烟暴力事件。
当北京、上海、杭州、香港等城市相继出台地方禁烟法规并初显成效、中国控烟立法进入关键阶段时,因劝阻吸烟而出现的暴力事件不仅拷问着相关职能部门的执行力,也不断敲打着公众的道德神经。
劝阻吸烟反遭暴力对待
公共场所因劝阻别人吸烟而遭到殴打,在当事人娄女士家中,左手无名指被殴打骨折的她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始末。
2月2日下午3点半左右,娄女士在杭州一家通讯公司营业厅等待办理业务时,发现一名男青年坐在椅子上吸烟。虽然烟味弥漫,其他顾客眉头紧皱,却没有一个人吭声。看到这个场面,娄女士很不自在。
“虽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觉得应该劝一劝。”娄女士上前劝告那名男青年不要吸烟,并指了指营业厅墙上的禁烟标志,却遭到对方的质疑,反问娄女士凭什么教育他,接着仍自顾自抽烟。
见劝阻无效,娄女士便向银行营业员和保安寻求帮助,不料接二连三遭到拒绝,认为她小题大做,不应多管闲事。“杭州市实施控烟条例这么久,有不少违法吸烟的人都得到了惩处,为什么在这里就没人管呢?”在娄女士的执意要求下,一位银行负责人让保安和娄女士一起去看看情况。
“等我们到二楼的时候,小年轻也抽完烟了。”让娄女士气愤的是,那名男青年很得意地朝着她笑,说反正自己也抽完了,别人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娄女士的不依不饶最终惹恼了男青年,争吵之中,他突然一拳打在娄女士的左脸颊上,娄女士猝不及防被打翻在地。紧接着男青年又冲了上来朝她的肚子又踢又踹,直到旁人劝止才停手。
娄女士随后被送往医院,经确诊,她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左手无名指骨折,需要三个月才能恢复。派出所则对男青年做出了拘留5天、罚款200元的处罚措施。
这不是娄女士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对陌生人劝阻抽烟,但因此而被暴力对待却是第一次。
先从亲戚开始劝起,后来劝到单位里,娄女士已经记不清劝阻抽烟多少次了。“大部分人都会自觉熄灭,有些不愿意熄掉的,也会离你远点,至少意识到是对你不好的。”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单位,娄女士都是“劝烟先锋”,2010年杭州实施《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后,更让她有了信心。
劝烟暴力事件频发
早在1995年,杭州市就开始实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但由于对违法吸烟行为界定不明确、处罚措施不具体等原因,该规定实行多年来收效甚微。2010年3月1日《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规定了医院、学校、博物馆等十类禁止吸烟区和商场、超市、办事大厅等九类控制吸烟区,违反条例的个人和单位将受到50元至2000元的处罚。
实施三年来,尽管控烟条例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法制观念淡薄者仍不在少数,而因劝阻在公共场合吸烟被殴打的事件更是频频上演。
2010年3月17日,在杭州实施控烟条例不到一个月内,就发生了一男子在某酒店电梯内抽烟被另一男子劝阻,两人言语不合发生冲突的事件;2011年6月16日,两名乘客在出租车吸烟,的哥因劝阻而被打伤的暴力事件再次上演。
杭州市健康办副主任、市卫生局副局长王明法表示,人人都应该是控烟监督员,都有权利劝阻违法吸烟行为。“当然,不能一味地让个体去充当急先锋。相关职能部门更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弘扬社会正气,让市民劝阻吸烟更有底气。”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在部分控烟场所禁烟标识张贴位置不醒目,也未张贴监管部门电话。此外,部分控烟场所内部管理仍显薄弱,开展自监自查的自觉性不够。这些都影响了部分市民的监督积极性。对此,杭州市控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禁烟条例进行更加细致的落实。
控烟背后的公共道德问责
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吸烟理应禁止。但当看到有人在禁烟场合肆无忌惮地喷云吐雾时,又有多少人会勇敢地主动上前劝阻?劝烟暴力事件的上演,不仅拷问着相关职能部门的落实力度,也拷问着日渐冷漠的公共道德。
“遇到这种事情,必须有人站出来,我过去会这样做,以后也会这样做,从不后悔。”娄女士说,希望通过这件事让更多人知道禁烟控烟不仅需要法律法规,更需要全社会认真落实、需要每个公民自觉遵守和维护。
“尽管当前社会一再强调在公共道德建设中每一个个体都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老人当街摔倒不敢搀扶、不法事件当前不敢劝阻,这些冷漠行为的背后是社会公众道德焦虑感和恐惧感的日益增加,同时,也凸显出现代社会对道德的呼唤和对文明的期盼。”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说。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但人的根本道德标准不能改变。摒弃种种不文明行为,提升道德水准,已成为日益强烈的呼声和共鸣。”一位叫做“马振”的网民如是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