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09日讯 “梅溪之水渊远流长,梅公英名万古流芳。”
在兰溪市梅江镇一带,这副纪念宋代抗金英雄梅执礼的对联,很多人都会吟诵。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该镇梅街头村黄茅山的山腰,发现了距今有885年历史的梅执礼墓葬原址。
昨天,记者与兰溪博物馆专家一起,探究这位宋代抗金英雄的墓址真相。
梅氏后裔
根据宗谱图找墓址
今年48岁的梅以剑是最早发现黄茅山梅公墓址的人。他自称是梅执礼第25代裔孙,目前居住在金华市区。“两年前,我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得到了一本民国五年编制的《浦阳梅街梅氏宗谱》,这才知道自己跟梅执礼之间的宗亲关系。”梅以剑说,在此之前,他就对大英雄梅执礼很崇拜。
那以后,梅以剑就开始了漫长的寻踪之旅。
2月4日,他根据家谱中绘制的梅执礼墓葬原址示意图,带了几名散居在兰溪、浦江、桐庐等地的梅氏后裔来到梅街头村,试着在黄茅山中寻找梅公真正的墓地所在。“根据家谱绘图显示,梅执礼就葬在梅街头村旁的黄茅山金刚肚,所谓金刚肚就是山腰中凸出的一块风水宝地。”当他们顺利找到图中的黄茅山后,却发现山坡陡峭,几人只好硬着头皮往上爬。
“我们真没想到山会这么难爬,当时对于能不能找到墓址,心里根本没底。结果过了一会儿,就听到爬在前面的人大声喊起来,看见坟墓的青砖了!我们将墓砖的位置与家谱的示意图进行了对比,认为这儿可能就是梅执礼的墓葬原址。”
只见青砖找不到完整墓穴
兰溪市梅江镇梅街头村石道环绕,木房顶雕淡淡地透露出古村的历史风韵。沿村而上,有一口池塘,村里多叫“里塘”,塘水清澈。梅以剑说:“谱上记载:梅执礼的墓址前有一方池塘,位于黄茅山前,与里塘的位置倒是吻合的。”再往前就是黄茅山,只见山路杂草丛生。远看半山腰的位置,纵向凸出,好似一个胖子的腹部,梅以剑指着这块凸起的地方说:“这就是金刚肚。”
在梅以剑带领下,众人一起上了山。在海拔七八十米的陡坡处,记者看见几块硕大的青砖横躺在淤泥中。周围是树,树下隐约可见一个坟墓状的石堆,石堆上有不少砖块半嵌在外。“这些青砖年代久远,基本能判断是明代以前的。”兰溪市博物馆副馆长钱镇祥说。在现场,记者没有看到墓穴,也找不到墓碑,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东西。钱镇祥解释,坟墓已遭到破坏。
今年75岁的梅街头村村民凌福润告诉记者,梅执礼出生在梅街头村,多年来村里一直流传着梅执礼安葬在这座山上的说法,但是从来没人找到过。上世纪70年代,好多村民到山上搬砖头建房,有人找到了一块墓碑,竖在大门口做了多年门槛,六七年前才被发现上面刻了字,原来是梅执礼的墓碑。“坟墓是什么时候被破坏的,谁也说不准。”
在村里一间简陋的祠堂里,记者看见了凌福润所说的墓碑。这块青石碑高106厘米,宽55厘米,厚12厘米,上面刻着“嘉庆十二年冬日,宋尚书梅节愍公之墓,裔孙敬刊”几个字,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很难辨认。“墓碑被发现后,村里就出钱把它买了下来,多年来一直放在凌氏祠堂。”
墓葬原址
还需进一步考证
那么,黄茅山上这个半毁的坟墓是不是真是梅执礼的墓葬原址呢?对此,兰溪市博物馆副馆长钱镇祥表示,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根据梅氏家谱文字记载:梅执礼与夫人合葬黄茅山,而梅公的墓碑也是在此山发现,因此可以初步确认,梅执礼的墓址确实在黄茅山上。但从山上我们看见的砖头来看,只能判断砖头有一定的历史,具体年份仍不能确定,因此不能说明此墓就是梅公的墓葬原址。”
钱镇祥说,梅执礼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也是婺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他的墓真在兰溪发现,不仅能增强金华市的文化底蕴,对考古也很有价值。
梅执礼生平
梅执礼,字和胜,兰溪梅江镇梅街头村人。
宋崇宁五年(1106)中进士,后任户部尚书,统理国家钱粮。《宋史》里记载的梅执礼殉国之举相当壮烈。靖康二年(1127)二月廿五日,金兵派人通知提举官(特派官员)户部尚书梅执礼并户部、刑部等8位官员赴金营谈判交纳金银财宝一事。
当时国库空虚,民穷财尽,更何况巨额的要价比以前又增加了一倍,梅执礼一行8人不忍京师百姓涂炭,力陈民力困乏。宦官密告金人,所取未及百分之一。金人大怒,杖责谈判官员。梅执礼严厉斥责:“两国相争,不辱来使!”“天子蒙尘,臣民皆愿致死,虽肝脑不计,于金缯何有哉?”金人更加暴怒,而梅执礼还是坚决拒绝金人的贪得无厌。金人无奈,竟残忍地用槌子把他当场活活打死,时年49岁。
宋高宗即位,诏赠他为通奉大夫,资政殿学士,谥节愍。
左图分别为在墓址发现的古砖和树丛中的墓址。
金华日报 徐序 黄贲 胡肖飞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