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2日讯 新学期开学了,校车停开了。《钱江晚报》昨日报道,浙江温岭部分“校车”停驶,有些学生得顶着冷风骑车一个多小时去上学,苦不堪言。而当地教育部门坦言,替代方案还没跟上。
这一幕,其实发生在全国各地。比如江苏泰州市海陵区罡杨中心幼儿园,由于原先接送孩子的7辆校车不符安全要求而停开,2月8日,刚上了一天课的孩子们被要求放假。又比如海南省海口寰岛实验小学27辆校车因达不到“新国标”全部停开,让没车、没时间接送孩子的家长大呼“伤不起”,只能利用摩托、三轮、卡车、公交各种交通工具,为送孩子上学“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对校车高标准严要求,这是一桩桩校车案换来的血的教训,也是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好事。正如浙江省教育厅有关工作人员所说,温岭停运未报批的接送车,是考虑学生安全,这种做法是符合省教育厅的要求的。估计这也是江苏、海南等省教育厅的要求。那么,作为学校,严格遵照上级教育部门的指示,让不符“新国标”的校车停开,这看起来并没有错,那到底错在谁呢?
《校车安全条例》尚未正式公布,各地参照条例草案的规定,对接送车进行自查并责令不符安全标准的校车停运,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之举,也是对校车安全重视的第一步。不过,虽说一项新制度的推行很可能会有“阵痛”,但面对学生上学这样的大事,在停开现有校车之前,地方政府怎能不预先准备好一个过渡性的替代办法?
江苏泰州市那家幼儿园的领导表示,原校车不能用,购买新校车园方财力不够,这显然是在“将”政府财政投入的“军”。虽然“新国标”校车与美国那种“武装到牙齿”的高规格校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与原先相比,毕竟得增加一笔不菲的投入,这关系到利益蛋糕的重新切分,肯定会让一部分人感到“肉痛”,因而主要不是取决于地方施政者的智慧,而是勇气与决心。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不管学生离校有多远,不管学生坐三轮车、自行车乃至牛车上学有多不安全,不管学生坐各式交通工具上学给道路添了多少堵,对校车一停了之,而没有相应的配套解决方案,教育部门都给人一种一推六二五的不负责任形象。
政令要“未雨绸缪”,怎么说也得先解决操作过程中“临渴掘井”的问题吧,不能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在“正义”与“效率”之间,要取得平衡需要真金白银的付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