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眼下已在我省展开,进村入企的目的、要求也已明确。那么,作为进村入企的服务对象,普通老百姓和小微企业主又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期盼?今天,浙江日报刊登几名普通群众和小微企业主的心声,或许对加强进村入企服务的针对性有所裨益。
浦江农产品加工户——
帮我指点两三招
浙江日报浦江2月12日电 边聊边吃着冻米糖,这回的采访果然很甜蜜。在浦江田七七食品厂,老板施福山也很甜蜜。他的事业才开始,一切都很顺利。
“我的期盼很简单:一、干部下访,不要打官腔,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二、真帮我们做点事,像我这个厂,无论是技术开发,还是市场营销,都缺人帮忙指导。”施福山也拿了块自家生产的冻米糖吃着,格外的有味。
37岁的施福山是浦江郑宅镇三郑村人,经营着一家生产冻米糖、烤火糕等传统零食的工厂。去年才把厂子从江西搬回浦江。“我是2002年离开浦江的。因为那些年,浦江这边都流行吃上好佳、薯片之类的新零食,像冻米糖这类的传统老零食,人家都看不上。”施福山说。
十年后,当零食跟着这个时代的大潮流一同回归,讲究起生态、传统的时候,施福山也决定回家。“孩子也大了,要读书;而且毕竟人在他乡为异客,生意再好也不能说浦江话,找不到归宿感,就想回来了。”施福山说。
厂子是去年下半年搬回来的,从公司注册登记,到厂房租用,施福山觉得都很顺利:“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好。”而让施福山为难的是工人问题。怕影响食品安全,招来的工人达不到要求,他就全部在亲戚朋友里招工。“我这个厂,现在就是一个大家庭,相互之间牵来牵去,都有点亲戚关系。”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食品厂回来头两个月,产值就达到300多万元。而且在年末的县农博会上,“田七七”冻米糖销售异常火爆,一天就卖出上万元。
“我还有个期盼,是替所有农民兄弟提的。”施福山叮嘱,这点无论如何都要写上。“政府在农产品信息方面,能不能再想想办法。”他说,现在农民到底该种什么、养什么,就像在“赌博”。赌到了种人家少种的,效益就好;一时不察,种了市场饱和的作物,就要亏上一整年。我们希望政府能建立个农产品市场信息研究中心,对农产品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市场进行预测,为农民选择种植、养殖、加工项目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
临采访结束,施福山的妻子王健月也把我们拉到一边,说出她的期盼。“能否尽快批点地,让我们建个厂房。”王健月说,“田七七”厂产销两旺,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现在租用的1000多平方米厂房,对他们来说,就像一个大人穿了件小孩的衣服,都快“撑”破了。记者 徐贤飞 报道组 方镖 杨远航
温岭种植大户——
寒菊怒放靠科技
浙江日报温岭2月12日电 温岭市坞根镇八一塘上寒风袭人,塘涂一片寂静荒凉。而在林宋花卉种植基地几个大棚内,不仅温暖如春,更是寒菊怒放。台州市农业局、玉环县等地花卉专家看了鲜艳的寒菊花朵后感叹:台州境内,二月中旬还开菊花,这里应该是惟一一家。
“这里的农业科技创新就是在大棚里点灯,不让菊花睡觉,用加光技术延迟菊花开苞时间。”林宋花卉种植基地负责人林桂敏告诉记者。
由于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台州范围内生产的寒菊,一般在农历“小寒”节前后采收完毕,到“大寒”节气还开放的少之又少。而“大寒”至“立春”之间,往往又正是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和情人节,市场上对鲜切菊花需求量大,价格也高。
曾有多年从事花店经营经验的林桂敏掌握和摸透了这一市场行情后,在坞根租用120多亩海涂地,高薪从上海请来技术专家,攻关加光延缓鲜切菊花上市栽培技术。
通过不同加光强度、不同加光时间等多次试验,林宋花卉种植基地终于掌握了当地寒菊春节后上市的技术要领,占领了人无我有的市场空间。眼下,别的花店鲜切菊花都是从广州等地空运过来,由于长途运输和气候差异等因素,到店的鲜花花瓣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黑斑,影响了鲜花质量。而林宋花卉种植基地生产的鲜切菊花避开了上述不足,上市格外受消费者欢迎,价格更是比外地菊花高出一两成。
“希望各位专家常来看看,给我们花农带来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知识。”林桂敏说。温岭日报记者 刘振清
象山渔民——
多来船上话家常
浙江日报象山2月12日电 “我们渔民贷款好难啊!”
在宁波象山东门渔村一艘普通的渔船上,船老大杨阿民皱着眉头嘟囔着说。一旁,几个政府工作人员模样的人,赶紧拿起笔记下要点。
杨阿民家里有两艘钢质渔轮,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造的,现已陈旧老化了,由于没有抵押物贷不到款,没法翻新,只好“硬撑”着继续跑海,他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说,在渔村,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象山“进村入企”联合指导组工作人员在船上向渔民宣讲信贷支农政策。
“看来我们的宣传不够啊,大马力钢质渔轮也可以作为抵押物。近年县里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惠农的政策措施,推出了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渔船抵押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等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信贷支农产品……”一席话说得杨阿民的眉头渐渐松开了,恨不得立马就把资料送去信用联社。
解答杨阿民疑惑的,正是信用联社的理事长谢语。今天,县农办、农林局、海洋与渔业局、环保局、旅游局、团县委、信用联社等部门组成“进村入企”的联合指导组,来到了东门渔村。
“原来我们身上发生的难题,政府早就知道了,并帮我们解决了,只是我们成天在外捕鱼,未必完全了解。”杨阿民诚恳地对“指导组”说,以后,能不能多来船上走走,话话家常也好啊!
傍晚起风了,但船上的气氛却愈加活跃了。“现在很多渔民都‘洗脚上岸’,转行搞起了餐饮、旅游等,不知道县里有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东门渔村村支书张德兴直接向县农办董连胜主任提出了问题,这是村里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董连胜边做着记录,边认真地回答道:“渔民做餐饮、搞旅游,能使一条鱼卖出原来数条鱼的价钱,去年底,县里还专门出台了扶持农家客栈的政策,对转产转业的农渔民建造标准农家客栈,政府将有每间2000元的补助……”说着,他还举了几个成功创业的例子,听得在场渔民跃跃欲试。
张德兴边听,边不停地点头,他要把这些传达给更多的渔民。“干部‘进村入企’,最直接的就是带来政策方针,我也不用再去跑几个部门一一咨询了。”
早已“退休”多年的船老大林永法也有话说。“海洋资源的衰退已经不可避免,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继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加大宣传,形成人人自觉践行‘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良好氛围……”
林永法算是老一辈渔民了,从一开始随便拉一网就能网上很多鱼,到后来捕鱼难,直至今日加大保护、“渔汛”归来,他见证了人与大海之间的万千变化,也更有感触。“这些话,以前可能只是自己的牢骚话,现在,干部就站在面前,我们的声音也可以传递上去,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儿了。”
渔船上的一场“对话”,还在继续,我们听到的是对话背后的深深期盼。报道组 丁华 陈光曙 记者 陈醉
路桥小微企业主——
想要走进孵化器
浙江日报路桥2月12日电 今天是星期天,但台州路桥区蓬街镇副镇长罗玲涛可没有闲着,台州市第一轮“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要求市县乡镇三级领导干部,在市党代会召开前用3到5天时间走访村企,而他作为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就主动加码了。罗玲涛说:“平时我们乡镇干部对规模上企业关注更多,小微企业走得不够,这次我得用一星期时间专门走访小微企业。”
今天上午,他走访的对象是路桥区蓬街镇中华洁具配件制造厂。走进厂房,在一排略显简陋的车床之中,罗玲涛见到了埋头操作车床的企业主罗正华。
“怎么当老板了,还自己在干活啊?”
罗正华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了招呼,放下手中正在磨制的铜件说:“我们小企业,没资格当甩手掌柜啊。”
罗正华的企业面积并不大,工人也只有四五十人,但生产却井然有序。罗正华说:“企业小,利润微薄,不用心怎么撑得住啊。”他拿起一旁的一个水龙头阀门配件考问副镇长:“你知道这一个配件的加工费是多少?”
“有一角吧?”罗玲涛回答。
罗正华摇头说:“哪有这么高,我们就靠量做多了,才赚点钱。”
说到企业当前的困难,罗正华倒出了许多“苦水”。他告诉罗玲涛,去年下半年,他们长期做配套的一家水龙头企业因市场问题突然停止发放订单,30万元的加工费眼看就要打水漂,这让企业陷入了市场销售和资金周转的困境。好在船小调头快,他们四处联系,并参加了各种展销活动,终于又找到了卖家。但问题又出现了,有了订单,又出现了招工难和生产场地不足的问题。
罗正华感慨地说:“现在光靠工资高根本留不住人的,许多务工人员得看你这个企业有没有发展前途。”
“你们小企业其实也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困难多,信心不能少,许多规模企业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罗玲涛为罗正华出了些主意,“遇到资金上的困难时,一定要和我们联系,各家金融机构都有专项的小微企业贷款,这个政府理应牵线搭桥;遇到市场销售上的困难时,我们也可以自行消化,台州有这么多水暖企业,只要你们质量过得硬,不愁找不到‘婆家’……”
罗正华连连点头称是,但又说出了一个路桥小微企业长久以来的期盼:现在的两层厂房是他前年花了100多万元购地翻建的,“不过,现在这里的厂房看来也不适合形势了,我们小企业要想再买地新建厂房困难太大。我希望,政府能兴建一些标准厂房出租给我们这些小企业,为我们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孵化器’。”
罗玲涛也连连点头称是,他说:“这不仅是你们一家的心声,这次走访,许多小企业都提到这个问题,镇里会出台规划的。”记者 洪卫 报道组 王依友
舟山果农——
想学网上卖水果
浙江日报舟山2月12日电 小沙镇位于舟山本岛西北面。连日来,淅淅沥沥的小雨加上初春的西北风,让生活在这个海边小镇的人感觉特别冷。
天气虽冷,农活可没停下来。今天一大早,小沙镇大沙社区的种植大户叶才华就开着他的三轮摩托车出门了。“今年承包了100亩土地,其中80亩地里种上了桃树和梨树。这个时候要去修剪枝叶了,再过几天,天气一热,就要出芽了。”
57岁的叶才华,在当地承包土地种植水果已有13个年头了。
“一般到五六月份第一批果子就能上市了。”叶才华说,忙活几个月,就盼着能有一个好收成。只是,对于叶才华而言,果树种得好只是“丰收”的第一步。“卖得掉,卖个好价钱,才算真正的‘丰收’。”
叶才华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大多靠种果树为生,有些果农年纪大了,没有销售渠道,自己又没精力把水果拉到市场上去卖,只能委托他代销。“每年没等果子成熟,我就开始跑各大农贸批发市场、超市,找个好卖家。”
叶才华还记得去年8月中旬,台风“梅花”和浙江擦身而过,也给村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大家在防台时抢收的水果大量积压,天气炎热,水果腐烂特别快,一下子卖不出去,大家都损失了不少钱。”
“还有被大风吹落的几万公斤梨,有的有了疤痕,有的只是稍有黑斑,价格却要跌一半以上。”叶才华说。
当时,舟山市农产品营销管理中心对包括叶才华在内的十几个种梨大户作过统计,因台风“梅花”受灾而积压的梨有49万公斤。“好在市里向全社会公布了我们的联系方式,呼吁大家都来买我们的水果。”叶才华回忆说,通过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他受灾积压的梨大部分都卖出去了。
当然,叶才华明白,拓宽水果的销售渠道,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找门路。近大半年来,叶才华和村里几十户果树种植户在不断尝试着新的销售渠道。“去年秋天,我小女儿叶芬帮我们在网上联系到了一批卖家,一下子卖出去10万多公斤西瓜。”叶才华说,可惜女儿今年刚结婚,没时间教他这门技术。
叶才华说,希望今年在果子成熟前,市里组织一批农产品营销专家到村里来指导,教会大家更多销售技术,“如果能在网上找到买水果的人,今年咱老百姓就不愁不丰收了。”记者 王益敏 通讯员 沈珈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