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3日讯 贺官德,椒江葭沚街道三山村人,今年58岁。记者认识他,缘于市交警支队的鲍人省,他和贺官德是朋友。
“官德在20年前曾救人五次,共救过17条命,在救人时留下的身体上的伤痛伴随了他20多年,但他至今没向政府提过任何要求。”鲍人省说。
开启了一个内心尘封20年的往事
1990年1月1日清晨5时10分,温岭原岩下乡殿前村驾驶员邵某驾着载有十多名旅客的面包车,途经临海石鼓大桥时,由于疲劳驾驶,致使车辆碰断左侧桥栏杆后,轰隆一声,从三米多高的桥上栽入江边泥泞里。
“救命啊,救命啊!”呼救声惊醒了停宿在此处的船老大贺官德。他立即起床,从舱内钻出来。
在风雨中,他看到一辆面包车翻在泥泞里。
“救人要紧!”官德没有多想,立即叫醒妻子徐小贞,打开船上的灯。
他奋不顾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江里,砸破挡风玻璃,爬进车厢。在漆黑的车厢里,他隐约听到了乘客的呻吟声。十多名乘客被卡在面包车里动弹不得。
他吃力地把一个个伤员救出来,往岸上背,一连背了十多人。
当他看到有伤员冷得发抖,便把自己的大衣盖在伤员身上。
12名得救的伤员看到满脸是血的官德无不感慨地说:“要不是你及时抢救,我们可能就没命了。”
车上另外四人因为伤势过重,不幸死亡。
当交警问贺官德你背这么多伤员要多少钱时,他说,“救死扶伤是我应该做的,不需要报酬。”
不久,台州日报、浙江交通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他的事迹。被救的伤者也都写信给他,表示感谢。
还有一次,他乘车路过栅浦桥时,发现一辆摩托车与拖拉机碰撞,摩托车驾驶员倒在马路上已昏死过去,大腿肌肉外翻深见白骨,周围有七八个行人在观望。他当即下车,将伤者抱上车送到医院抢救,并为其挂号、拍片。经医生抢救,这名叫盛尚标的摩托车驾驶员清醒过来,脱离了危险。
那几年,他共救人五次,救了17条命。
今日虽伤病在身仍不言后悔
“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因为1990年那次救人,我的身体垮了,右手软组织挫伤,脑、胸、脚等多处受伤。”贺官德说。
即使是铁打的英雄,面对伤痛仍无能为力。半年后,官德不得不弃船上岸,在家养病。这一病,就是三年。
由于长期治疗,他花掉十多万元医药费。
本来生活就紧巴巴的官德一家从此陷入了困境。
为了生计,三年后,贺官德又买了一条小船运砂。不到半年,终因身体吃不消,无奈把小船卖了。
当时,他的两个女儿还小,全家靠他支撑。他只好出去打工,以补贴家用。
期间,很多人劝他说,“你救了这么多条命,自己却落下终身疾病,你应该向政府申请奖励和补助。”
还有人说,“你虽然救了这么多条命,但是害了自己一生,多不值得!”
贺官德都一笑了之。“我当时救人根本没有图什么,即使我为那次救人的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贺官德说,有一次刮台风,他在海上差点遭遇不测,是武警把他救回来。他在运砂时,航管部门得知他的情况后,为他减免了规费。“这个社会好心人多!”
此后,贺官德把这一段往事,深埋心底不再提起。
往事重提,官德感慨良多,“救人是我自己去的,不是政府叫我,我怎么好意思提要求。”台州商报 徐志礼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