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雷锋精神永垂不朽,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全国各地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时代意义、影响广泛的学雷锋先进典型。浙江日报今日特选登各个时期“雷锋式”人物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郭明义:
一颗爱心的力量
一颗爱心的力量有多大?一名入党30年的普通钢铁工人,用亲身经历为人们作出了生动感人的回答。
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16年,他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风雪无阻,累计为企业献工1500多天;1994年参加“希望工程”后,他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余元,相当于工资总额的一半,救助困难学生近200名;年过半百的他20年坚持多次无偿献血,挽救了数十人的生命……
这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郭明义。在雷锋生前生活工作过的鞍钢矿区,他已是身边人称呼了十几年的“活雷锋”。
1958年12月,郭明义出生在鞍钢一个矿山工人家庭,父亲是辽宁省劳动模范,母亲懂一点医术,常年为街坊邻里免费疗伤。家庭善良的“基因”,从小就在他心中播下了种子。
1977年1月,郭明义跨进部队大学校,服役5年,他光荣入党并被评为全师“学雷锋标兵”。1982年复员回鞍钢工作至今,他在每个岗位都取得突出业绩。
除了工作岗位,他更热心于公益事业。自1994年参加“希望工程”以来,每隔一段时间,他就到“希望工程”办公室查看贫困生档案,从中挑选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为了省钱资助孩子,他甚至连午饭都舍不得在单位吃。
今年16岁的杨斯雯因父母离异并各自出走,从小靠奶奶每月仅有的几百元退休金生活,2007年,已经资助杨斯雯一年的郭明义第一次与她的奶奶曲卫君见面。一身工作服洗得发白,肘部还打着补丁,黄色的劳保皮鞋沾满了泥,生活清贫的郭明义让曲卫君一肚子感激的话哽在喉头,泪流满面……
一名临产孕妇出现严重溶血症,急等血小板救命,他冒雪从单位赶到血站采血,在十几个小时水米未进的情况下捐献了最高限度的两个单位血小板,使母子平安获救。2006年,一位工友的女儿患了白血病,他不仅带头捐款,还走进几十个班组宣传劝说,号召1700多人采集造血干细胞配型样本,最终使孩子成功获救……
郭明义将热心助人几乎做到极致。评劳模、先进的奖金,献血纪念品,他都捐给了困难群众;他3次将单位分房的机会主动让给工友,一家3口至今仍住在矿区一套上世纪80年代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内;他3次将家中的电视机捐给困难群众,为上学不便的孩子捐出3辆自行车。30年来,他累计帮助数百个濒临绝望的家庭,用爱点燃希望,谱写了一曲社会和谐、正气之歌。
李素丽:永远不变的追求
“从永乐西小区到稻田村较快捷的线路是,乘598路到西道口,换乘971路到长辛店南口,再换391路就到了。”记者故意挑了一条比较冷僻的线路询问,但已经离开售票员岗位12年的李素丽依然对答如流。
在当售票员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乘客服务,李素丽利用业余时间“走线”,将北京的大街小巷走了个遍。到哪去、乘什么车、在哪换车、换哪趟车更快捷,她张口就来。虽然走上管理岗位已经很多年了,但“走线”的习惯一直保持着。
“我现在从事的服务热线工作要求更高,以前在车上做售票员可能就是服务一车乘客,但现在要服务全市以及很多外地来京的乘客。”李素丽说,现在技术先进了,有自动的电脑合成播音,自动的线路查询,“但是机器毕竟代替不了人,很多乘客询问得非常详细。如下了车后向哪个方向走,目的地离车站多远,这就要求我们服务人员对线路乃至周边的情况非常清楚。”
在李素丽带动下,北京交通服务热线的100多位工作人员都养成了业余时间“走线”的习惯,甚至连家人、亲戚朋友都被调动起来,提供新的线路信息。
1999年开通的“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交通领域的一个品牌。2008年北京市整合公交、地铁、高速公路等五大交通行业,开通了北京交通服务热线,李素丽担任主任。但没有人称呼她“主任”。“李师傅”“李姐”“丽姐”成为李素丽的代称,北京交通服务热线这个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
1999年热线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十几个人,当时还没有电脑语音合成,只有靠人工一句一句地录。这十几个人三天三夜没回家,吃了三天方便面。预测开通首日会接到300到500个电话,没想到超过了1000个。现在热线有工作人员125人,平均每天接电话近2万个。
“不能说不”是李素丽对热线服务人员的要求。每天打来的电话中,并不全是询问有关交通出行的问题。下水道堵了、房门进不去了、保险该怎么办,甚至孩子不听话、两口子打架、年轻人失恋等与热线服务毫不相关的内容。
对这些问题,李素丽要求服务人员不能简单地以“不知道、不了解、不清楚”回绝。“将心比心,人家也是有了难处才找你。”李素丽说,热线解决不了,但要告知一个解决途径。比如“您的这个问题我们无法解答,给您一个电话,可以打这个电话咨询”。
徐虎:
平凡之中见伟大
黑框眼镜透出谦逊和蔼的目光,布满老茧的双手总能化解生活难题……这是全国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徐虎用一生铭刻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徐虎在水电修理工的平凡岗位上,长期积极主动为民排忧解难,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雷锋之歌。
“我的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菜农。过去的家境并不宽裕,能够读书全靠学校发的助学金。所以,父母经常教育我,不要忘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也告诉自己,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报国家和社会。”
1975年,徐虎从上海郊区农村来到了市区,当上普陀区的一名房修水电工,担负起管区内6000多户居民的水电维修、房屋养护工作,并且一干就是23年。
徐虎第一次去居民家修阻塞的抽水马桶时,不禁傻了眼:粪便、草纸、污水淌了一地。别说干活,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但是,看着居民焦急的样子,想起父亲说的“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徐虎也只好硬着头皮上。马桶修好了,居民连声道谢,事后还特地给房管所写了感谢信。这件事,给徐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此,只要一有空,徐虎就认真学习房修水电技术。碰到居民报修,徐虎一喊就到,及时解决。碰到难做的活儿,徐虎千方百计做到居民满意。每次修理完毕,徐虎都主动做好清洁工作;对居民的酬谢,他笑着谢绝;碰上挑剔的居民,还要耐心说服。
1998年,48岁的徐虎从修理工一线走上了管理岗位,历任徐虎物业经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支部书记等职,2002年5月,他又调任上海西部企业集团任物业总监。徐虎的角色变了,但“心系群众,爱岗敬业”的信念没有变,他积极钻研物业和现代经营管理理论,结合自身实践,撰写出多篇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论文;他主动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理念传授给徒弟,形成了广泛的“徐虎效应”;他开设徐虎热线,深入社区听取意见,及时处理群众来信,解决了多起物业维修方面的疑难杂症……
丛飞:帮助他人我快乐
他是一名歌手,也是一名义工,还是183个孩子的“父亲”。他深受观众喜爱,有足够的条件让自己生活富足,但他却倾尽家财资助贫困学生,为孩子们花了几百万元自己却没钱治病甚至负债。
“我叫丛飞,来自深圳,义工编码是2478。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这是丛飞留给世界的简短而厚重的声音。几年过去,深圳“爱心大使”丛飞的善言和善举依旧激荡人心,他的奉献与仁爱依旧感动国人。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的一个贫困家庭,初二便被迫辍学回家。他不畏艰难四处拜师学艺,最终考上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后被著名歌唱家郭颂收为“关门弟子”。
1992年,张崇只身闯荡深圳。刚到深圳的时候,他做过搬运工、洗碗工。曾有一次,劳累过度的张崇晕倒在草地上。醒来后,他把名字改为“丛飞”,立誓要“从草丛中起飞”。其后,凭借出色的男高音和模仿技巧等才华,丛飞开始在深圳崭露头角并得到了深圳观众的喜爱。
一场义演,让丛飞走上了“爱心之路”并为此执著追求一生。1994年,丛飞参加了一场在四川成都举行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当时观众席上坐着几百名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童年的苦难经历让丛飞对这些孩子的学业和前途十分担忧,他当场捐出了所带的全部现金2400元。丛飞的慈善之路从此开始,并十几年如一日坚守,直到生命的终点。
丛飞的挚友刘家增告诉记者,早在丛飞开始其行善之旅时,他就与丛飞相识,但让他开始改变对丛飞看法的是在1998年。当时深圳团市委成立帮困救弱基金号召义捐,丛飞为此马不停蹄地义演了7场,把所有收入捐出来。
2003年,刘家增和丛飞等人去贵州,丛飞不仅把自己身上的钱捐得一文不剩,还向同行的团友借钱捐助。在丛飞行善的十年里,他收养和资助的孩子达到183个。
“丛飞收养了这么多孩子,花费了几百万元,但其实他的生活并不宽裕。”刘家增说,丛飞常常收到一笔演出费后,就寄给贫困地区的孩子,自己根本存不下钱。丛飞家里有一个保险柜,里面不是现金或贵重物品,而是他资助的100多个孩子写给他的信和孩子们的照片。丛飞和妻女住在一间58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唯一值钱的就是一架旧钢琴。
行善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急剧减少。为了及时给孩子交上学费,丛飞向亲朋好友借钱,在开学前给孩子们送去。孩子们终于可以如期上学,但他们并不知道,丛飞已身背17万元的债务。
为了还清债务,丛飞更加辛苦地四处演出。十年时间,丛飞为助残、助学、赈灾所进行的义演超过了400场,义工服务时间达3600多小时。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从2004年春天开始,丛飞的胃部经常剧烈疼痛,家人和朋友们都劝他住院治疗,但为省钱,丛飞只在门诊开了些口服药服用。2005年5月,丛飞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2006年4月20日,年仅37岁的丛飞不幸病逝,而按他遗嘱捐献的眼角膜让6个孩子重见了光明。
张秉贵:
真情服务
暖顾客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张秉贵生前是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他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一家杂货店当学徒。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即将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招聘营业员,已经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而被破格录取。他做梦也没想到能当上“新中国第一店”的售货员。在宽敞明亮的柜台前体面地为顾客服务,他感到无比光荣,因此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这一信念出发,他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次,没有跟顾客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
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加之物资相对匮乏,顾客通常要排长队。张秉贵便下决心苦练售货技术和心算法,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所谓“一抓准”,就是指张秉贵一把就能抓准分量,顾客要半斤,他一手便能抓出5两;“一口清”则是非常神奇的算账速度。遇到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甚至一二十种糖果,他也能一边称糖一边用心算计算。经常是顾客要买多少的话音刚落,他就同时报出了应付的钱数。
后来他又发明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即在接待一个顾客时,便问第二个顾客买什么,同时和第三个顾客打好招呼,做好准备。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
张秉贵还注意研究顾客的不同爱好和购买动机,揣摩他们的心理。为了精通商品知识,每逢公休日别人都在家休息的时候,张秉贵却蹬起自行车,来到工厂、医院和研究单位,仔细了解糖果知识。由于熟悉顾客和商品的特点,张秉贵甚至可以针对一些特殊的顾客推荐商品。
张秉贵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商业服务业的简单操作,被他升华为艺术境界,被誉为“燕京第九景”。
张秉贵把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本职工作密切联系起来,“站柜台不单是经济工作,也是政治工作;不单是买与卖的关系,还是相互服务的关系。”在百货大楼的30多年,张秉贵腰板挺直地站三尺柜台,接待了顾客近400万人次。他将自己的柜台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台服务艺术》,并到各单位表演、讲课,听众达十多万人次。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一团火”,温暖着每一位顾客的心。他是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张秉贵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1978年,他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
- 杭州修车店小伙坚持8年做好事 付出,更显珍贵
- 宁波老太10年为邻居义务买菜 坚持,给人温暖
- 宁波的哥开车13年救了21人 执著,让人感动
- 仙居有位贴心志愿者胡卫明 20年默默为村民做好事
- 温岭:82岁老人做了63年辅导员 一辈子和孩子在一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