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2月14日讯 大学生的实习经历,正逐渐成为企业录用的重要考核标准。虽然高校对毕业生有实习要求,应届生也基本都能拿出一份实习成绩单。然而,这些盖上“优秀章”的实习成绩单背后,却有不少无奈和迷茫。
在双休日举行的招聘会上,记者采访了几名应届毕业生,听听他们实习的各种难言之隐。
实习生等同于打字员
小罗,是宁波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生,跑招聘会是为了找工作或实习的岗位。“不到5个月,我就要毕业,现在连个工作方向还没个着落。”小罗向朋友发了条短信,有些无奈地说。
事实上,小罗目前正在一家小型公司的人事助理岗位实习,这个岗位是小罗的一名学长介绍的。
人事助理,小罗认为就是个打字员,“因为专业不对口,这个岗位要做的事情我基本不会做。”实习近2个星期,小罗唯一的“正事”就是帮师傅打了一份新的人事规章制度。
“这样的实习让我的骨头都‘痒’得难受,学不到东西又浪费时间。”趁着星期天,小罗打算在招聘会上重新找一家专业对口些的单位。
我把简历撒向亲戚朋友
找一家好的实习单位,应届生也想了不少办法。宁波一所大专院校广告专业的90后女生颜宁(化名)说:“我把简历像发传单一样撒向亲戚朋友,希望通过熟人找个合适岗位。”
听同学说,去企业实习没有熟人介绍很难进去,颜宁就想到借长辈的人脉关系来介绍。因为家里不少亲戚是开工厂的,通过各种人际关系介绍的实习机会有不少,但都是些办公室文员、秘书的岗位。
颜宁很有自己的想法,认为实习不仅仅要为以后工作打基础,而且实习期间的工资也很重要,“我想证明自己能养活自己。”因为颜宁的坚持,现在她的实习岗位还是没有着落。
随着周围的同学相继落实了实习或工作单位,颜宁也放低了要求,“实习有工资最好,实在没的话,能和我学的专业相符就行了。”
实习岗位公开竞争化
实习途径单一、实习岗位数量少等已成为应届生实习困难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宁波很多大学都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解决大学生实习难、就业难的问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接受采访的几名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校提供的实习岗位专业性很强,一些文科类、艺术类专业的实习岗位并不多,他们只能通过亲戚朋友或跑招聘会去碰运气。
在实习过程中,企业要安排人力辅导实习生,还要承担实习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这成为企业不愿提供实习岗位的主要原因。一家贸易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说:“我们公司偶尔会招些行政类的储备干部岗位实习生,而涉及公司核心业务方面的岗位都不能提供实习机会。”
而在一些把实习生作为人才战略储备的企业中,实习岗位渐向社会公开竞聘也使得实习门槛加高。浙江宣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实习生设计了相应的实习计划、培训项目,并每个月还提供实习补助,但要获得实习机会却不容易。
宣逸网络总裁徐毅介绍说,实习生要经过笔试、面试、复试三个阶段,全部合格后才能成为公司的一名实习生,“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实习生是一家公司必要的人员架构,起到造血补血功能。而通过实习岗位公开竞争化,也能为企业筛选适合的人才储备,让企业对实习生的培养转化为人才资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罗湘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