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过,年年喊“荒”的招工问题再一次如约而至。杭州是劳务输入大城,用什么留住外来务工人员,不仅关乎各大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关乎每一个杭州人的生活服务水平。本次建言活动,收到不少市民有关这方面的积极支招。
网友“毛豆1314”认为,随着务工人员“换代”,80后、90后不断增多,企业的招工方式和思维亟须跟上步伐,力求改变。
他表示,新生代的务工人员在选择岗位时,更多地看重自身能力提升和长远发展空间,企业要积极地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培训,此举不仅能加大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还能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社会适应力,企业也可选择优秀务工人员委以重任,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此外,薪酬方式也需要改变,要通过分红制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往更深一层看,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早就不至于“赚钱”二字,他们向往都市的生活方式,渴望真正扎根融入,从而成为真正的“市民”,因此,在“毛豆1314”看来,帮助他们解决在社会福利、住房安置、子女上学等方面所遭遇的尴尬更是当务之急。
除了从他们需求角度出发,也有人从城市大环境的营造,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杭州网友”在建言中说,杭州是劳务输入大城,打造“打工文化”工程应该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他认为,“打工文化”不能被简单地定义为打工者的文化,它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是打工者生活的点滴展示,包括他们的个人情感情绪、才能特长等,也是外在氛围的一种认同,即整个城市对他们的充分认识,以及态度转变。
他建议杭州可以举办类似于“打工文化节”,通过主题论坛、专题活动、成果展示、群众参与及文艺演出等形式,促使打工文化在基层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他表示,自己接触过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中卧虎藏龙,只要善于发掘就能建立一支优秀的打工者文化队伍,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感受融入之情,同时,此举也有利于杭州人增进对他们的了解,切实帮助他们的融入。
此外,在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的地方,应该建立类似于“打工者之家”这样的场所,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订阅学习刊物,开展专题活动等等,在提高他们文化素质的同时,丰富精神世界,宽慰心灵寂寞。当然,他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全城要营造一种理解、尊重打工文化的氛围,除了开展以上活动外,还要通过设立专门的报纸、杂志等方式来宣传打工文化,为他们铺设一条“绿色通道”与本土文化接轨,与主流文化接轨,从而促使它们成为其中的一部分。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