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科技成果
再获国家发明奖
中国水稻所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针对在应用籼粳交培育超级杂交稻中常常出现的生育后期根系和叶片早衰、结实率低、灌浆差、综合性状不良的现象,创建了以提高水稻生育后期光合能力为目标的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体系,共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4项品种权,科技成果直接育成国稻1号和国稻6号等7个“国稻”系列杂交稻品种。
浙江大学继续保持领军优势
浙江大学共有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浙大为主完成的科技成果有4项,获奖数继续保持在全国高校前列,并获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例如,“跨行业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SMART及其应用”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56项,主持国家标准制定1项;“复杂装备与工艺工装集成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5项。
-新闻助读
对话我省三位获国家科技奖项目负责人
培育超级稻,让每个人有饭吃
获奖项目:后期功能型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及应用
对话人: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
程式华1958年出生,祖籍遂昌,生长于富阳。1986年,28岁的程式华进入中国水稻所,从事农作物育种研究。“研究出超级稻,让老百姓不再受饥荒之苦,保证老百姓有饭吃,是我们崇高的使命。”
为此,程式华努力奋斗。水稻冬季无法生长,为了延长育种时间,程式华等农作物育种研究者赶到海南育种。
冬天,在海南空旷的田头,灼热的阳光下,从几十万个水稻种子中只能搜寻到一个潜在的超级稻种子,20多年,程式华和他的团队就像候鸟一样,南去北往,冬季往南去,春天回浙江。
23年的辛勤付出,程式华为主的团队研发出一系列超级稻,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程式华研发出的“国稻一号”,在粮食主产区嵊州取得了最高亩产量865公斤的骄人成绩;这一品种在开化又取得亩产量842公斤的不俗表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