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朱凌飞
黄志平男,1961年10月出生,台州玉环人,在职研究生。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玉环县干江公社干部,清港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玉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楚门区委书记,城关镇党委书记,玉环县副县长、县委常委,三门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台州市委常委、椒江区委书记、黄岩区委书记,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等职。中共十七大代表。
三个角度看义乌定位
问:去年3月4日,国务院批准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也由此成为中国第十个新特区,不光是国内,国际上对义乌都很关心。义乌以后将如何给自己定位?
答:义乌的定位要从三个角度去看,第一是国家对义乌的定位,不到一年时间,国务院连续给义乌发了两个文件,这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决定了义乌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上要成为全国先行先试的地区,要成为全国的样板区、特色区和创新区。可以说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第二是义乌在浙江、浙中的定位。省里明确把金华和义乌建设成一个大都市,从而成为浙江省第四个大都市,这说明省里对金华义乌在整个区域的核心作用是很重视的,在我看来,现代服务业和国际贸易将是这个大都市的重要产业支撑。省里历届领导对义乌发展都很重视,赵洪祝书记来义乌至少十多次,他为义乌试点专门给国家领导人写了信。用赵书记的话说,在产业定位和发展地位上,义乌有独特的重要性,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金华,义乌更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作为浙中城市群中的一员,要助推大金华建设,辐射周边各县市。
第三是从义乌自身的发展历史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看定位。义乌是一个建立在市场上的城市,提出兴商建市战略已经有30年,历届党委都是坚持这个战略不动摇的。我们要继续把市场这篇文章做好做大,把市场这个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有机会要去拜访马云
问:现在全国各地办市场的城市很多,有些建设规模不亚于义乌国际商贸城,还有像淘宝商城这样的电子商务直接带走了义乌市场的客源。很多人担心,这对义乌市场的冲击可能是“致命”的。你作为市委书记,有没有感觉到压力?
答:义乌如果不把握住时代机遇,不顺势而变,也会面临发展危机,当前,义乌要把握四大发展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进口、出口、转口要联动。现在义乌市场出口占65%,进口量不大,转口基本上没有,这里就有很大潜力。
第二个趋势是生活性消费资料市场和生产性消费资料市场要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现在义乌市场上看到的基本是生活性消费资料,但在市场外面义乌还有18个生产资料专业市场,我们觉得可以把生产资料市场整合起来,以此为基础,引进新材料、新装备、新业态、新技术,做大做强。现在义乌城西开建了一个国际生产资料市场,我们有发达的物流优势,这是其他城市很难兼备的。
第三个趋势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义乌的市场最开始是依靠本地企业生产日用消费品集聚所形成的一个市场,以后慢慢扩展,摄入了全省的、长三角的,乃至全国的产品,今后要吸纳世界的产品来展示和销售。现在市场上170万种产品中义乌本地产品占1/5左右。这个数字说明区域制造业的发展造就了、推动了这个市场,反过来,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又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两者之间本来就是一种融合的发展,今后随着义乌生产资料市场的建设会更加明显、明朗。
第四个趋势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联动发展。也就是外界最关注的电子商务对义乌的冲击问题,我认为两者是可以共荣发展的。因为电子商务的单子多,去年义乌物流快递在全国排名第七位,超过很多省会城市,这个很不容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量?就是因为有个实体市场。
我们还没到马云那里去,有时间还要去拜访他,很多人到马云那里回来告诉我,电子商务对实体市场冲击是非常大的,认为实体市场和网商是水火不容的。我觉得这个认识是错的,只要我们应对得当,应该是一种“鱼水关系”。
义乌要最大限度地把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网商集聚到义乌来,要建国际电子商务城。
新区和特区可以做得无限大
问:我们注意到,义乌刚刚结束的党代会上提出了“两区六城”的战略目标,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
答:提出这个概念,当初也是有争论的,但我们觉得只要是老百姓需要就行,包括在义乌居住的外国人。
经过调研,大家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一是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到底怎么改?改什么?谁去改?改了以后会怎么样?二是市场如何转型升级?新在哪里?三是义乌这个城市到底有什么特色?未来这座城市要往哪个方向走?打造什么样的特色来增强竞争力?
我们就用“两区六城”来回答。我们的商贸特区和市场新区重在一个“特”字和“新”字,但我认为,特区和新区不是区域的概念,而是领域的概念,它远远超出义乌的范畴,它应该是浙中、浙江的概念,有些领域应该是全国、全世界的概念。
“六城”指的是国际陆港城市、金融生态城市、制造业洼地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文明信用城市、幸福和谐城市,实际上就回答了义乌以后发展的特色方向与竞争力。
在义乌街头吃过堵车的苦头
问:据统计,现在义乌总人口达到200万左右,义乌超常规的发展给城市的承受能力带来很大挑战,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拥堵、外来建设者的生活、居住与子女教育,还有城市服务业的配套,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挑战的?
答:在城市管理上,最典型的问题之一就是交通拥堵,我也吃过这方面的苦头,有一次我在银都酒店接待客人之后,又要赶到锦都酒店去会客,其实相差也就三四里路,但在城中路上一堵就是40分钟。义乌下午4点至6点,正好是国际商贸城商户返回老城区的高峰期,堵车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也算正常。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城市功能不完备,规划建设有点赶鸭子上架的味道,到现在为止城市纵轴线、横轴线和环线都没通,动脉不通这就注定义乌的交通拥堵。
我们现在下决心要把义乌的动脉给打通,去年我们把国际博览中心前的路改造好了,来参加展览的客商就没了投诉。
还有一个问题是城市接待能力,我们的酒店床位远远不够需求,义乌一年客流量900万,留下来在这里过夜的比例不到10%。所以我们下决心再建几个五星级酒店,同时完善其他配套功能。
义乌城中村改造的任务也非常繁重,来义乌的客人经常跟我说,义乌市场不错,但城市建设一般,因为城市中的“窝棚”很多,我们也要把它改造好。
外来建设者对义乌的贡献不言而喻,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上、生活上给他们提供便利,还要让他们的子女在义乌上得起学,给他们提供各种保障。
要建新特区人的思路必须要新
问:义乌的干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答:义乌要建新区、建特区,首先干部要“新”,这个新指的是具备新知识、新思路,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要增强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
抓干部作风建设也是我一直强调的。我们有这么多的先天不足,有这么多的繁重任务,就要靠深入作风补上去,所以义乌每年开年第一件事就是开干部作风建设大会,每年都持之以恒地开展“创新创优,提质提效”主题活动。总之一句话,义乌没有新的作风,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建一个新特区是不可能的。
到义乌来工作是人生之幸
问:你在台州工作多年,到了义乌之后,觉得义乌和台州有什么不一样?
答:我是台州人,在那里工作多年,义乌作为县市区来说,已经是我工作的第五站了。要说两个地方的区别,工作重点就不一样,以前我工作过的地方都是以二产为重,发展制造业是工作的特点,对于市场这块我接触很少,研究也很少。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到义乌来的,学习怎样办好市场,了解义乌,研究义乌,再发展义乌。在义乌工作这几年,恰逢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和义乌的同志们一起推动这个工作,这是我的人生幸运,义乌是干事的地方。
问:你希望离任后,义乌人民如何评价你?
答:说一句“黄志平在这里工作这些年努力过了,也做了一些事,给他的工资不是白给的”,就好了。
偶尔下下围棋
问:你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回台州老家多吗?喜欢看什么书?
答:工作太忙,谈不上有什么业余爱好,有时会散散步,或到跑步机上跑跑步,偶尔下下围棋,但是我围棋很“臭”的,很初级的。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叫《苦难辉煌》,这是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看了之后收获很大。我还很喜欢看人物传记之类的书籍。电视有时也看,比如新版的电视剧《三国》就比较喜欢。我回台州,经常是吃个饭就回来了,今年过年我在家里五天,陪老母亲,哪儿也没去。我还有个儿子,今年要考研究生了,我对他没有太高要求,以后能自食其力就行了。
据都市快报
记者 江胜忠 董齐- 义乌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何美华作政府工作报告
- 政协义乌市第十二届一次会议昨日隆重开幕
- 百度“义乌”头条显示的城市照片竟非义乌
- 义乌:探索镇街网上远程办事
- 1月份义乌灯具出口迎来开门红 出口额达360万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