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5日讯 “永康《九狮图》有望上‘春晚’啦!”昨天,从北京回到永康的胡双福,第一时间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通过本报向永康的父老乡亲们报告这一好消息。
胡双福是永康市唐先镇石桥头村村支书,也是永康《九狮图》的传承人。2月2日,胡双福和32名《九狮图》队友一起,代表我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
此次成果展由国家文化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2月5日开始,2月15日结束。成果展从全国精心选取了188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邀请了近17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场展示精湛技艺。
除了展览,这次大展还有非遗精粹节目广场展演板块。《九狮图》是我省参加此次展演的唯一一支表演队。参演的另外4个项目是重庆铜梁县的《二龙戏珠》、山东海阳市的《海阳大秧歌》、广东佛山市的《高桩醒狮》和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鼓舞太平》。
“我们在北京演出时,接到了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栏目组导演的电话。他说永康的《九狮图》很有地方特色,很美,邀请我们参加《我要上春晚》节目的录制,冲刺2013年的蛇年春晚。”接到电话时,胡双福既激动又兴奋。
《九狮图》表演时,9只狮子和1个彩球由幕后的11名女子通过38条20多米长的纤绳“遥控指挥”,难度比木偶戏、皮影戏要高得多。随着9只狮子的腾挪,锣、鼓、唢呐等乐器齐奏,现场洋溢着热闹的气氛。
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看完演出后,一边鼓掌一边激动地说:“这才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真正代表,我们一定要将它继续发扬光大。”
永康《九狮图》在北京10天足足演了18场,场场都将气氛推到了最高潮。许多外国友人惊叹得竖起大拇指。
“为了参加《我要上春晚》节目的录制,我们将对《九狮图》进行更精致包装,32名演职人员也会更努力排练。”如果顺利的话,今年6月份左右,观众朋友就能在《我要上春晚》栏目中看到永康九狮的矫健身姿了。“我们一定要努力演出,争取拿到明年春晚的入场券。”胡双福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