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眼看30吨滞销的紫甘蓝就要烂在地里
象山一群80后大学毕业生 帮菜农网上吆喝卖掉20吨
2012年02月16日 07:32:10

   浙江在线02月16日讯 50多户紫甘蓝种植户为滞销发愁

  象山县新桥镇下七里村是个依山靠海的村庄,自然环境优美,然而,如今很多村民无心享受这番美景,他们还在为堆积着的紫甘蓝发愁。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下七里村,一路上看到很多堆积着的紫甘蓝。村委会主任张才兴说,现在,路边的紫甘蓝少多了,如果没这些大学生,很多村民可就亏大了。

  村民史耿祥说,他种了20多亩紫甘蓝,去年收购价是每公斤两元多,今年收购价每公斤只有三毛六到五毛,且只收购一部分。按这种形势,一年要亏五六万元。

  “那几天愁死了,孩子上学还等着钱花呢!”史耿祥说,很多村民种紫甘蓝,靠的大都是银行贷款。

  村民们原本以为,剩下的近30吨紫甘蓝就要烂在菜地里了。没想到,紫甘蓝的滞销,引起一群80后网络创业大学生的关注,他们在网上帮助吆喝,以每公斤一元的价格帮菜农们卖紫甘蓝,解决了燃眉之急。

  每公斤一元,基本上可让种植户保本。村民王永明是种植紫甘蓝的大户,一共种植了40多亩,他说,按前几天销售情况,他们可能会亏10万元钱。幸好有这些大学生的帮助,让他追回了大多数损失。

  情人节这天,不少宁波市民的餐桌上出现了一道特别的菜:紫甘蓝炒藕片。网友们说,这样做,菜会呈现出粉红色,象征着甜美和幸福。

  这些紫甘蓝产自象山县新桥镇下七里村。从今年元旦以来,那里50多户种植紫甘蓝的村民,就开始为自己丰收之后的销路发愁,在被菜贩子以极低价格收走部分紫甘蓝后,剩下的近30吨眼看就要烂在菜地里了。

  紫甘蓝的滞销引起了一群80后网络创业大学生的关注,经他们在网络上一吆喝,引来众多爱心人士关注,到目前,已经帮助卖掉了20多吨。

  已帮菜农们卖掉20多吨紫甘蓝

  村民们所说的大学生,是指在象山县工作的大学毕业的网络创业人员。

  他们的发起人、现为当地一家论坛经营人员的王微之说,紫甘蓝严重滞销的消息,最早是2月初一名网友发到论坛上的。“看到帖子后,我们马上去下七里村了解情况,发现情况比在帖子上说的还要严重。看到村民愁眉不展的样子,我们想帮帮他们。”

  从2月6日开始,王微之和另10名网络创业人员一起,通过论坛、微博,以及与学校、公司、机关事业单位联系,帮村民卖紫甘蓝。不到10天时间,已帮助村民卖掉20多吨紫甘蓝。

  “有超过200名网友买了紫甘蓝,还有很多企业、学校等单位也参与了爱心购买,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下七里村的紫甘蓝都能卖完。”王微之说。

  网友们买了大量紫甘蓝后,也发明了很多紫甘蓝的吃法,比如紫甘蓝沙拉,紫甘蓝炒年糕等,前天情人节,就有很多人用紫甘蓝炒藕片。网友们说,这道粉红色的菜,象征着甜蜜和幸福。

  希望通过网络力量帮助更多人

  王微之说,目前,象山本地的紫甘蓝零售价格在每公斤三到四元间,相比起这个价格,网友们买的一元钱一公斤,也是非常便宜的。而在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紫甘蓝的价格还要高些。

  “目前农产品的价格,农民们卖得非常便宜,消费者买到的又很贵,钱都被中间商赚了,这样的结构其实很不合理。我们希望通过网络等力量,让农民和消费者都能获得一些实惠。”王微之说。

  目前,象山县仍有2000多吨紫甘蓝未收,有关部门与单位也将以“爱心菜”形式组织购买,以帮助菜农解决卖难问题。

  县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说,象山是国内紫甘蓝主产地,只要措施得当,滞销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今后,有关镇乡要加强市场调研,努力做到产需总体平衡;同时大力发展订单生产,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菜农规避市场风险,实现产销一体化。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记者 王晨辉 文/摄 编辑: 陈丽丹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16国老外浙江农村体验过年

每日关注
  • 一线湖景房成露天厕所 新年愿望不再有人随地大小便
  • 大头儿子官司上身 杭州公司向央视动画索赔156万元
  • 传销“老总”在咖啡馆里开年会 被诸暨警方一锅端了
  • 每10分钟攻击三国主题网游 玩家和游戏公司彻底抓狂
  • 环卫工人愿年轻人少放点鞭炮 盼着回家吃一顿团圆饭
相关阅读
  • “一条龙”服务解决涉企问题 象山试水联席会议
  • “一条龙”服务解决涉企问题 象山试水联席会议
  • “一条龙”服务解决涉企问题 象山试水联席会议
  • 浙江象山一艘渔船沉没 5名船员被安全救起
  • 象山一艘渔船沉没 5名船员被安全救起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