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6日讯 近日,整容还是不整容——这个哈姆雷特式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此前有报道称,北京电影学院将严查整容和文身。最新消息称,北电院方直接否认了“查整容”这种说法,“这是某些媒体的恶意杜撰和误导,自然美一直是院方对学生的一种要求,但不是硬性的标准。今年和往年一样,都是要求考生不要化妆,因为过多修饰会影响考官的判断。”
在这个“保护性拆除”大行其道的今天,自然美反倒成了最高标准。北电方面的这一表态既表达了对学生个人隐私的尊重,也坚持了艺考“以才取人”的原则,我想会得到社会和家长们的认同。
不过,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整容看来在艺考中很流行。例如报道称“别人整了,你不整,不整就输在起跑线上”。也就是说,当下艺考存在有明暗两条录取规则。明规则是看镜头感,面部结构、肢体结构等等艺术标准,潜规则依然是看“脸蛋”。这才会造成考生对整容趋之若鹜,女为悦己者容而已。
当然,整容困境完全归罪在院校招生标准上也有失偏颇。高校招生只是教育的一环。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家长何尝不是急着拔苗助长?填鸭式的教育,漫天飞的各类培训班,马不停蹄的全天候家教,钢琴、外语、舞蹈、奥数……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天资怎么样,不管长得如何,最后都可以被整出个科学家、艺术家,再不济也是色艺双馨的西施貂蝉。因为教育都是一个模式,美只有一种标准。教育太浮躁,整容方流行。
那么,教育又是被什么力量“整容”的呢?例如有考生说,“以后如果当上演员,肯定还是要整的,早整晚整不是一样?”原来我们的偶像也是整出来。原来“面子工程”在哪都流行!日前,被“保护性拆除”的梁林故居被勒令原地复建。这会比原来老态龙钟的明清建筑更加靓丽可人吧?只是整容的故居是假象还是真相呢?也许对于浮躁的GDP至上的发展观来说,真相假象一点都不重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