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16日讯 日前,新浪微博上的一则传闻让人感觉不安:湖南长沙的市民赵先生报料说,其购买的苹果表面覆着一层蜡,亮得能照出人影,用指甲一刮,蜡便脱落。令人惊奇的是,他从买回的5个苹果中刮下的蜡有半斤左右。赵先生说:“我从前吃水果都喜欢带皮吃,肯定吃了好多蜡,会不会对身体有害啊?”
在这条消息疯传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提出质疑,仅5个苹果就刮出了半斤蜡,这可能吗?本报记者对此进行求证,试图寻找水果打蜡传闻的真相。
消息来自《三湘都市报》
记者通过搜索,找到了“五个苹果刮出半斤蜡”传闻的来源,今年2月5日的《三湘都市报》,文章的标题是《五个苹果刮出半斤蜡据称水果打蜡为保质防虫》。文中提到:3日晚,赵先生边看电视边从果盘中拣了一个洗好的苹果,但拿到手上就感觉不对劲:“有种黏黏的感觉,好像没洗干净。”不放心的赵先生再次冲进厨房清洗苹果,然而,黏糊糊的手感始终没有被清水冲走,他索性找来刀子刮苹果表皮,“果皮上竟然掉下来一些白色粉末……5个苹果竟然刮下半斤蜡,这些奸商!”
看来,“5个苹果刮出半斤蜡”是这位赵先生的原话,其中是否有夸张的成分让人怀疑。
金华的网友“约瑟夫星”在微博上对此表示了怀疑,“5个苹果总共才多少斤?蜡就有半斤,难道赵先生买苹果的时候就没发现?”
另一位网友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其实蜡的密度非常小。如果赵先生买的5个苹果外面涂了半斤蜡,那蜡层会非常厚,没准能有一两厘米。
金华市场打蜡水果很常见
金华市场上是否也有这样的打蜡水果销售?记者为此走访了位于市区汽车东站对面的金华果蔬批发市场。一位张姓摊主告诉记者,每天从他手上卖出数吨苹果,其中七八成都是打蜡过的,在他眼里,水果打蜡为的是卖相好。他说:“如果你去超市,也肯定买看着光鲜的苹果。那些不打蜡的苹果,是因为本身的品质不好,卖不起高价,果农也就懒得再去打蜡加工。”
在市区的一些水果超市,记者也找到了打蜡的苹果,除此之外,橙子、柚子、梨等水果也有打蜡的现象———只要用指甲来回刮果皮,就能刮下乳白色半透明的蜡。有店家看记者介意打过蜡的水果,就解释:“水果上用的都是食用蜡,可以吃的,没关系。”
农业专家:打蜡为的是保鲜
果农为何在水果上打蜡?水果打蜡是否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标准?打蜡过的水果真的能放心食用吗?记者就此采访了金职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现代农业部主任胡繁荣。
一听说“5个苹果刮出半斤蜡”,胡繁荣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他告诉记者,水果打蜡是正常的产后工艺,用的是食用蜡,目的是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打蜡后,不仅可以保护水果外皮、增加光泽度,还可以防止水果水分蒸发,保留水果鲜香。另外,打蜡后病菌也不容易侵入瓜果,可以防腐防虫。胡繁荣还说,打蜡时蜡的用量很少,“5个苹果刮出半斤蜡”是不可能的。
记者咨询法律界人士后得知,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允许给鲜水果表面打蜡,但必须使用规定的添加剂,适量添加。食用蜡是动植物天然蜡的提取物,它的安全性是经过评估的,因此鲜果表皮使用食用蜡从理论上讲是安全的。
虽然如此规定,但市场上卖的打蜡水果,用的究竟是什么蜡?这个普通人很难分辨,保不准有黑心商贩会用工业蜡给水果“化妆”。建议在吃柑橘、香梨、苹果等外表光鲜锃亮的水果前,用温水或盐水仔细刷洗干净,如果还不放心,你可以去果皮再吃。
新闻链接:一次性纸杯也打蜡?
“一次性纸杯最好只装冷饮”,“一次性纸杯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这些关于纸杯的网络文字传得沸沸扬扬。纸杯到底是不是都有蜡?是不是第一杯水应该倒掉?事实上,有蜡的纸杯很少。
目前国内的一次性纸杯根据用途可以分为三种:冷饮杯、热饮杯及冰淇淋杯。而根据纸杯的涂层也可以分为三种:涂蜡杯、聚乙烯涂膜杯及直壁双层杯。
因为蜡遇热会融化,所以涂蜡杯只能用做冷饮杯。聚乙烯涂膜杯则是新工艺,优点是冷饮和热饮都能够应付自如,并且表面更光滑,杯子外面能够方便印刷精美的图案,所以备受快餐行业和个企事业单位青睐,用来做广告纸杯。可以说,涂蜡纸杯已经很少见。一般大型超市的一次性纸杯和大餐饮场所用的是PE淋膜纸杯,可以放心使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