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滞港渔船出海了。翁盈昌 谢国平 摄
浙江日报舟山2月16日电 今天,滞留在港口的舟山部分渔船,已陆续扬帆出海,追赶捕捞旺季的“春潮”。之前,因受渔工工资上涨、船东招不到人等因素影响,舟山许多渔船滞留在港口。
浙江日报2月15日4版刊发《渔船缘何望洋兴叹》的调查报道后,引起了舟山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渔业管理部门和各涉渔乡镇、街道通过走访调研、做好政策解释、提供用工信息、安排供需见面洽谈等,为双方牵线搭桥,使一些渔船得以重新扬帆启航。
用感情留人
今天,在舟山马峙岛,记者见到渔民们正整理网具,充冰加水,准备出海捕捞。马峙村党支部书记周志国说,今年村里9艘渔船上,渔工的工资比上年稍有提高,但幅度不是太大,还是可以接受的。为应对渔工工资上涨,有些船只减少了用工人数,如拖虾船上,渔工从8个减少到7个。
“这样活儿就要做得辛苦点了。要留住人,还得靠感情。”村主任徐锦川说。
在六横岛,该岛五星渔业服务站站长周佐金介绍说,今年春节过后,部分渔区出现用工荒,可能与雇用更多的外来工有一定的关系。该站下属的20多艘帆张网、拖虾、溜网和灯光围网渔船,渔民共270多人,这些渔民中80%以上是本地人。他们中有的是渔船老大的亲戚,有的是股东,有的是自家亲戚,还有的是亲朋好友介绍过来的。
一些渔工说,根据目前的渔业生产形势,老大每月给阿拉4000元左右的工资应该说能够接受。这几天,五星渔业服务站下属的所有渔船已全部开赴渔场作业生产。
年轻渔民陈利是普陀区最大的一艘灯光围网渔船“浙普渔12801号船”老大,他诚恳地说,舟山人不能没有鱼吃,渔民工资再高也不能影响渔船出海捕鱼。今天,他带领13名渔民兄弟开赴渔场。
工资集体协商
“今后要加强渔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普陀区总工会有关人士介绍说,由于大量外地渔工涌入,加上这一行业缺乏统一科学的工资定额标准,以前时常发生抵押渔工有效证件、拖欠工资、拒绝给渔工缴纳保险和渔工无序跳槽等劳资纠纷,既损害了船主和渔工的利益,也影响了社会稳定。
因此,他们在渔村试点了行业性渔工工资集体协商,通过“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协商形式,双方根据本地工资指导线,结合本地物价、消费指数、同行业工资标准等因素,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试点后效果良好,今后在条件成熟的渔村逐步推广,让用工双方都有知情权和话语权,达到双赢的结果。”
樟州村渔船老大刘志军说,这两天,在有关部门介入下,通过协商,他招收的渔工中,月工资比以往下降了三五百元。舟山各县区海洋渔业部门也多方介入,派员深入到各渔村码头,了解双方的需求,做好安抚协调工作,并收集渔村中富余劳力和转产转业渔民信息提供给用工方;有的县区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召开渔工招聘会专场,设立专职渔工用工中介机构等,逐步缓解这个难题。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
“要根本解决这个矛盾,关键还是要做好渔业的转型提升。”舟山市渔业主管部门人士说,按照舟山市“十二五”渔业规划,要坚持“保沿岸、控近海、拓远洋、优养殖、强加工、活流通、扶三产”的发展方针,大力推进国内捕捞转型升级,使之朝着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安全有序、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在国内捕捞产量“零”增长基础上,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形成350艘的全国最大规模远洋船队,把舟山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远洋渔业基地,再造一个海外舟山渔业。
- 舟山:规模越来越大 林地鸡合作社要建自己的实验室
- 夏宝龙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舟山群岛新区规划
- 台州温岭:“海上飞虎队”联手出海救助昏迷船员
- 舟山定海区党代会新目标:创新驱动 争当排头兵
- 舟山边防官兵情人节救助4名醉卧沙滩男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