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临海龙兴寺边的南门社区会议室内,9名平均年龄65岁的老人聚在一起,时而低声朗读,时而激烈讨论。
“我让孙子钻被窝里去睡觉,孙子竟然说‘外公,你说错了,不是钻被窟里(临海话,被窝),是钻被窝里’。现在的孩子,临海话都不会说了。”临海土生土长的67岁老人傅昌柏的这番话,引起了在座老临海人的共鸣。
去年11月份开始,浙江省档案馆启动地方方言语音建档工作,临海市和黄岩区被选为首批18个地方方言的建档试点区。目前,临海话的准“发音人”基本确定,黄岩话的准“发音人”正在寻找中。
昨天上午试读的9位老人,均来自临海南门社区。去年12月中旬,他们经过筛选后,被确定为最符合条件的临海话准“发音人”。
之所以要在南门社区挑选“发音人”,临海市档案局副局长卢修米是这样解释的:南门社区位于临海城区,是临海最老的一个社区,居住着很多世居临海的老人,外来人口也少。
“老人的生活圈子就在临海,有外出学习或是工作经历的老人也少。他们的语言受影响最小,也是最纯正的。”
据了解,入选的“发音人”,还要求年龄60岁以上,被“普通话化”可能较小;门牙齐全以免漏气;认识理解能力较好,朗读文本时可以流畅。
比如傅昌柏老人,家住紫阳街这一带,普通话是在初中学了拼音后才会讲,1970年至1978年当了8年民办教师,之后成为一名工人,几乎没出过临海。
“我们将从9人中再确定3名,两名朗读,另外一名监督。”卢修米说。
那么,台州方言众多,为何选临海话黄岩话呢?
曾参加省里方言语音建档工作相关培训会的市档案局档案管理利用处副处长卢珊告诉记者:“临海是历史上的台州府所在地,临海话在以前是代表台州的‘官话’。而台州市区历史上就是黄岩县,‘黄岩话’有点特色,也比较流行。现在的方言节目‘阿福讲白搭’就以黄岩话为主。因此,首批进行试点的就是这两个地方。”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