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两新党建 > 天下浙商 正文
“昔日巨头”何去何从 中小企业转型怎样加快步伐

  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许日尤

   浙江在线02月23日讯 “代表温州实业精神的打火机产业,辉煌时曾有4000多家工厂生产打火机,它利用成本优势打败日本、韩国的同行,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80%。由于成本优势散失等原因,现在温州市打火机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只有117家,但持续开工的仅10余家。”

  这一段话,引自市政协委员虞安林《关于解决温州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几点建议》的提案。以“落寞的昔日巨头”为缩影,该议案剑指企业“脱实向虚”的现状,并道出了化“危”为“机”的出路——加速企业转型升级。

  这个话题,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聚焦的热点。如何做大做强实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从“中小企业苦练内功”,到“政府造平台优环境”,再到“要素保障重振实业雄风”……代表委员共话企业转型升级路径,为温州经济新一轮发展鼓与呼。

  “高压”下的温州制造

  从去年民间借贷风波爆发之初,不少人就将矛头直指实体经济“空心化”。对此,虞安林直言,“游资”、“热钱”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肆无忌惮,恰恰反映出实体企业面临“成本太高、利润太薄”的压力,以及发展要素流失的“瓶颈”。

  “危与机并存,此次金融风波,必将倒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虞安林在议案中建言,中小企业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注重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降低“高成本”压力。另一方面,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将经营重点收缩于价值链核心环节,通过产品差异化、精细化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和虞安林的观点相近,在代表委员们看来,温州资本脱实向虚的现象,恰恰折射出一个时代拐点:处于产业链条低端、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温州制造”的格局面临新的挑战。

  应对新一轮挑战,我市中小企业如何突围决胜?市政协委员金克明、张小春分析,中小企业推进转型升级要下不少功夫,首先需要增加研发投入和必要的技术引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小型巨人”和“单项冠军”。同时,要顺应产业集聚的趋势,向产业积聚和集群化方向发展,注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和培育,找准市场定位,打造拳头产品,把中小企业过硬的产品和市场做精,靠专业化、精细化造就同业竞争优势。

  “在‘硬件’提升的同时,不能轻视‘软件’。”金克明表示,中小企业还需要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此外,还应当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包括企业家二代的培养,以诚信立实业,要有打造十年、百年实业品牌的决心和雄心。

  突围中的“有形之手”

  企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体,在经济转型关键期,发挥关键作用毋庸置疑。但代表委员们认为,转型升级之路,企业需借力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助推。

  政府该为企业做什么?市人大代表、腾旭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云旭认为,政府首先就是要打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的设计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物流信息流等服务,能满足行业发展的多方需求,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保证。”徐云旭结合瓯海区平台效应为例指出,绍兴等地在公共平台发展规划、财政专项资金补助及政策倾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值得我市借鉴。

  徐云旭表示,我市应当对公共平台的布局和建设重新进行梳理,使规划建设更具科学性。“服务功能强、辐射范围广、企业集聚多、在转型升级中成效显著的公共平台,每年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补助。”她建议,凡是行业龙头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的公共平台,且发挥作用明显的,政府应设立“一企一政策”、“一平台一政策”,扶持其做大做强。

  “公共服务平台确实能为企业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服务,但政府要为企业做的还有更多。”市人大代表、乐清市柳市镇镇长包光许认为,政府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给予中小企业直接帮助,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实业发展环境,让企业在实业中进得去、留得住、能盈利,这样才能静得下来、稳得下心。

  结合柳市电器行业“低、小、散”现状,包光许认为,政府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实现产业链高效整合,不失为做大做强的捷径。他向记者表示,通过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在行业中形成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从而引领整个行业的突围发展。

  让资金回流实体经济

  谈及转型升级,代表委员都有一个共识: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要树立“实业立企、制造取胜”的理念,整合现有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实业、做优主业、做强主业,把强化要素保障作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企业要把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种要素集中到实业上来,提升实业的技术含量、产品层次和服务质量。”市政协委员朱琼艳在《引导企业回归实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提案中认为,政府部门则要在资金、土地等各方面予以要素保障,将资源、市场、生产力向优秀企业聚集。

  以滩涂围垦打破土地要素制约,以环境再造吸引优秀人才回流……在不少代表委员看来,市委、市政府已“对症下药”,花大力气破解企业转型升级的要素瓶颈。

  资金回流实体经济,则是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热点。朱琼艳建言,要努力促进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对民间金融不是打击取缔而是规范‘招安’,成为多层次融资体系的组成部分,”她向记者表示,融资渠道不能“并轨”而要“多轨”,不仅有正规金融的“正门”,也要有规范化的民间金融作为“侧门”。

  “有了各项要素保障,企业转型升级并不是那么难,”市人大代表蔡春潮,作为来自制造业第一线的企业家,细说了他的“申瓯通信”从量变到质变的历程。“从实业中来再反哺实业,申通把资金重点投向企业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上,”蔡春潮向记者介绍,咬定实业不放松,如今申瓯通信发展态势强劲,研发团队从5人拓展到200多人,产品进驻世博会展馆,企业去年在温州本土15亩厂房纳税额超过2000万元。

  蔡春潮坦言,立足实业,做精做专主业,事实证明这条路没有错。“不管如何转型升级,立足实业始终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不管企业发展到什么地步,技术创新始终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蔡春潮表示,此次参加两会感触最深的是,企业发展实体经济的形势越来越好,发展环境会越来越优化,实体经济的舞台会越来越大,温州实体经济重振雄风值得期待。

  来源:温州日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婚宴后8.7万现金忘在出租车上 20小时后找到
·影楼新人蜂拥拍婚纱照 三垟湿地环境不堪重负
·温州台湾直航开通在即 两地旅游对接先行
·温州丁先生家修条水管花一千五 晚上一用还是漏水
·成交在降库存在涨 温州楼市,现在房子不好卖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