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图
浙江在线02月29日讯 上海黄浦江畔,国家开发银行大厦十楼办公室里,温州苍南籍商人黄和潘刚刚和上海后世博研究中心的项目负责人协商好旅游合作开发事项,又接待了来自中东的石油企业主,洽谈油轮租赁项目。这位银恒融资有限公司的老总,2011年底拿到融资租赁公司牌照,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已经接到了上海、苍南、舟山印刷和造船企业高达3亿的融资租赁业务,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像黄和潘这样抢滩大上海“准金融”行业的温商越来越多,仅上海苍南商会229家会员企业中,就有50家的业务范围与融资、担保、投资管理等相关。而温州在沪涉及“准金融”业并申请牌照的企业总量,超过200家。
政策破冰,温商撬动资本杠杆
“做实业是做加法,做金融是做乘法。这是我夯实了印刷实业后,转身做金融租赁业务的主因。”20年来在上海奋斗的黄和潘告诉记者。
2000年,他在免税购入海德堡印刷机时就初涉“融资租赁”概念的。当时,他了解到,国航上世纪80年代引进波音公司飞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简言之,若有企业欲购价值100万元的设备,融资租赁公司可先帮其购买并租给该企业使用,分若干年月付租金给融资租赁公司,相当于按揭贷款,以减少资金压力。对租赁公司而言,奉行的是“你租我才买,我买你必租,想要所有权,租金付清”。2008年上海出台融资租赁公司审批办法时,他就想介入,遗憾的是当时门槛太高。
2011年3月,上海实施新政,内资可以以中外合资方式曲线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属招商引资项目。黄和潘召集了6名股东,集资1亿元人民币,向上海市商委提交申请,8个月后牌照终获批。
同样在去年年末,苍南籍商人、上海恩恩企业集团董事长李日恩注资1200万元的诚信典当行在上海普陀区开张了。李日恩告诉记者,典当行利率虽与银行持平,但能收取贷款金额4%的综合服务费。开张不足3月,他的注册资金已经基本放罄,综合月息2.5分,客户中上海本地企业占了大多数。
上海政策更人性化,温商纷纷迈过门槛
以前,上海内资申请融资租赁公司,必须由银行业控股或具国有大中型企业背景,注册资本在3亿元以上。去年3月上海市降低了审批门槛,允许内资可以以中外合资方式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属招商引资项目。这样一来,黄和潘们完全有机会参与上海的“准金融”业务。
此外,许多创新型融资工具只有上海等少数城市在开展。譬如融资租赁,虽规定了利率只能在银行基准利率上浮50%,但其融资杠杆高达10倍,目前国内只在深圳、天津、上海三市试点。“一笔3年的单子,10%的利润,年化回报是3.3%,但正因为10倍杠杆,受益便可放大10倍。以黄和潘目前1亿元注册资本,即能撬动10亿规模的资金,“融资租赁的单子短则2年,长则8年,如果10亿元全部放完,便可两三年喝喝茶,不找客户也照样赚钱。”黄和潘笑着告诉记者。
办一家担保公司,要经过14部门联审
春节后,位于上海奉贤区温龙集团董事长林上俊为大股东的上海聚龙融资担保公司也正式开业了。两年前,奉贤上报13个担保公司名额,温龙最终成为3个“幸存者”之一。去年7月,林上俊拿到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现在公司业务也上了轨道。
接连有企业拿到了上海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给了温商盼头。目前,温州在沪涉及“准金融”业并向上海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报告的企业总量预计超过200家。如此批量从实业进军“准金融”的现象,在上海的外地商帮中是不多见的。
有行家担心,多以印刷、仪表等加工、制造业起家的苍南籍商人这次热衷于染指金融,不懂行,盲目跟进很容易栽跟头。上海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提醒说,因为担保、融资租赁等“准金融”具有高杠杆率和高风险特质,决定了审批肯定严格,大量发放牌照是不可能的。例如担保公司,就要经过包括金融办、工商局、发改委、经信委等14家部门联审,整个流程至少一年。“审批过程中,考察法人单位是否有强大的实业、固定资产和诚信记录等是重要因素,自然人和贸易企业基本没戏。
对于风险拨备、关联交易等有严格要求,譬如担保公司要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准备金,按当年担保余额的1%提取赔偿准备金,对于许多发起人而言,要做好一至两年无法盈利的思想准备。”
新闻名词
准金融牌照:相比银行、保险、第三方支付等金融牌照,金融界将融资担保、小贷公司等牌照归为准金融牌照,指既有金融属性,同时不具备向社会吸储揽储的功能。
温商为何认准上海滩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在上海滩,温州商人敏锐地捕捉到“准金融”牌照所蕴含的商机,从传统的“温州制造”开始实现了转型涉足金融租赁业。
眼下,温州、杭州也在着力让民间金融阳光化,借此激发民间金融的强大活力,相比之下,上海金融投资的诱惑在哪里,温商为何认准了上海?
首先,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融资需求巨大,市场广阔。据上海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35万户中小企业,融资满足率低于10%,这对民资涉水金融是巨大诱惑。依照年初出台的规划,到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到22%左右;管理资产规模达到30万亿元左右。
除了巨大的市场和创业平台外,上海金融环境相对规范,具备政策优势。针对银根紧缩,中小企业频频呐喊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去年开始上海为解中小企业资金饥渴而在金融政策上有所放松,鼓励有实力的民企介入,温商顺势而为,觅得良机。
在记者与上海温商接触中,规范和保障反复被提及,这也是到上海投资的引力和保障所在。李日恩告诉记者,与温州不同,上海法制较健全,能够让企业规避风险,股权、设备抵押及房产二三次抵押均可登记,且登记抵押具优先受偿权。
林上俊也有同感,同样是做担保,老家温州的门槛是3000万,可抽资,上海1亿元“起步”,资金不能撤回来。从数量而言,温州仅乐清就有几十家担保公司,不少公司从银行融资后就做高利贷,形成恶性竞争。而上海对担保公司审批严格,截至去年9月,全市仅66家担保机构审批通过。“更重要的是,在上海做担保,客户都是银行介绍过来。不需要自己找。”他介绍,现在对于中小客户,银行大多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后再放款,以降风险和成本,担保公司则收取1~3%的佣金,若出现坏账,抵押物兑现后先确保银行,由担保公司承担缺口,因此银行俨然将担保公司视为其编外把关部门,也正是由于这个“中间团队”的出面,就能使更多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而上海的规范在于,银行给予担保公司1亿元的授信,就有对应的1亿元的客户。
上海的大平台和政策优势的确很有吸引力,那么,浙江省对准金融业务将出什么新政?省金融办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关于“准金融”行业准入的相关政策正在调研和制定中,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中推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