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吕玥 方力) 灰霾天气不断出现,大雾橙色预警频频拉响,让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些关注当中,“PM2.5”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今年两会,“PM2.5”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无疑让“PM2.5”再次引来更多关注:这个“微小的颗粒物”到底是怎样“飘”进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央政府为何在今年下定决心对“PM2.5”采取行动?“PM2.5”之外,我们还应该关心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参加两会的浙江委员。
PM2.5如何“飘”进报告
“‘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差不多是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它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能负载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直接进入肺部,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院长陈英旭接触“PM2.5”已有10多年。
“以往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只把‘PM10’作为评价指标,与国外的‘PM2.5’差了很多,所以许多老百姓质疑与身边‘灰蒙蒙的天空’不相一致的监测数据,并不能反映空气质量的真实情况。”陈英旭委员介绍。
面对公众对空气质量的关切和对现行监测数据的质疑,正在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第二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环保部迅速做出回应:环境质量好不好,群众感受说了算。
一系列动作随之展开。2011年12月,环保部召开会议拟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今年2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PM2.5”作为监测指标。而在昨天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PM2.5”的监测工作则被列为2012年的工作任务之一。
“社会公众对自身生存环境的日益关注,无疑是‘PM2.5’这个专业名词迅速走红的主要原因。”回顾“PM2.5”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整个过程,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感慨地说。
监测为何自今年始
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地方政府也开始迅速行动。为何“PM2.5”的监测工作如此紧锣密鼓地在今年开始启动?
“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舆论监督的加强,是‘PM2.5’迅速从社会热词变身官方标准的原因。”陈英旭委员指出,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监测工作的保障。“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已经意识到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危害已经开始显现,‘PM2.5’监测工作必须尽快开始。”
成岳冲委员对此也表示认同。“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客观上讲,工业化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不能漠视的地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性越来越差,再这样发展下去,极有可能导致生态灾害的发生。”成岳冲委员指出,而群众的呼声又如此强烈,作为一个执政为民的政府,不可能对此没有作为。
“这对环保工作来说是一大进步。”成岳冲委员表示,但是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还需要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如何引导公众正确看待最新出炉的“PM2.5”数据。“PM2.5”的监测工作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的治理改善将更重要。
背后应该关注什么
“‘PM2.5’还只是众多大气污染物中的一种,‘PM2.5’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经济的高速发展正不可避免地导致大气复合性区域污染日渐显现。”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指出,像长三角地区,工业污染源、机动车尾气和油气、溶剂挥发污染快速增长,城市化无组织排放源的增加,加上原来尚未解决的区域性煤烟型污染和扬尘污染,使得大气中污染物类型和浓度变化更加复杂,“这些大气污染都是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而全国政协委员、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则把关注点放在地下水污染。“据相关专家调查,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地下水污染防治已刻不容缓。”
“另外,目前农村面源污染也很严重。”陈英旭委员指出,政府部门除了关注工业发展与环保相结合外,还要重视农业发展与环保的结合,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以此切实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委员们表示,治理环境污染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型工程。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政府可以考虑实施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制定综合防治战略。同时,形成区域协调治理,像长三角区域的大气污染治理,就可以形成统一的联防联控体系,做到统一治理和监管,让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