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馆里,村民翻看《姜氏宗谱》里的祖训。
浙江日报淳安3月7日电(记者 俞佳友 聂伟霞 报道组 方才军)
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教子孙,睦家族,和邻里,慎交友,择婚姻,扶节操,恤孤弱,禁溺女,宜禁之,勤生理,戒赌博,急赋税,杜奢华。
——摘自《姜氏宗谱》
在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展览馆里,今年69岁的姜祖炎小心翼翼地捧来藏在柜子里的7本《姜氏宗谱》,翻开《姜氏宗谱》第2本第50页,赫然写着这条传了600多年的48字祖训。
“祖训代代相传,成为人人遵守的村规民约,每一句都提醒大家时刻做好人做好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活,造就了当地淳朴的民风。如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们对精神文化有了新的追求,现在我们正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道德素养,建设新农村。”下姜村党总支书记杨红马说。
去年9月,村里建起了展览馆,决定把48字祖训挖掘整理后上墙并发扬光大。
祖训怎样影响着下姜村村民的生活?600多年来,村民之间是如何守望相助?祖训给村民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来到下姜村,试图寻找其中的答案。
和谐大家庭
下姜村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距淳安县城58公里,共有723人。从千岛湖镇出发,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山坳里豁然开朗:宽阔的溪水沿着长长的埠头潺潺而流,烟雨蒙蒙的溪面上,成群的鸭子欢快地嬉戏,白墙黑瓦的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如一副美丽的“山居图”……
这里的民风也十分淳朴,“‘睦家族、和邻里’,村民间亲如一家人,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人恪守着村规民约。”杨红马说,在700多人的下姜村,村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多得数不清。
今年读大一的小姜,母亲早年去世,跟着残疾多病的父亲生活,家境贫困,多年来靠着各位乡亲的资助过日子。令他最难忘的是2010年6月18日,特大洪水冲塌了他家的土泥房。
这时候,乡亲们来了,有送吃的,有送穿的,还有好几位邻居抢着接无家可归的小姜父子到家里住。大伙还合计着为他们盖新房。第二天,村民送来了水泥、砖块等建房材料,不到半年时间,小姜和父亲没花一分钱,住进了新房过新年。可不幸的是,刚过完年父亲又因病去世,村民姜友华继续资助小姜上大学,从不要求回报。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小姜对祖训中的“和邻里”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代传一代
“祖训是谁制定的,现在已无从考证,根据《姜氏宗谱》记载,祖训出现在洪武年间,距今已600多年。”老书记姜银祥说,从他记事开始,父亲就经常用祖训来教育他。
这位当了37年村支书的老人对祖训一直怀着敬畏之情。他说,祖训中的每句话都在时刻勉励、提醒着村民做人做事的准则。
20世纪70年代,下姜村还很贫穷落后,当时曾流行一句顺口溜:“茅草房、烧木炭,一年只有半年粮,有女莫嫁下姜郎”,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由于穷,村里有少部分人开始对父母不孝顺。老母亲严厉地教导姜银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姜氏老祖宗说:‘孝父母,父母乃生身之本,如天地,然可不孝乎?”姜银祥马上召开了村民大会,首次把“敬祖宗、孝父母”等48字祖训定为村规民约,而且对“孝父母”一条作出“最低生活保障”的具体标准:每人每年要给父母300斤稻谷、5斤黄豆、1斤半菜油、5元钱,保证一年四季柴火,冬天要给老人备足木炭,保证老人取暖所用。
37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姜村对“孝敬父母老人最低生活保障”做了6次修改,2005年的修改规定:每人每年给父母600斤稻谷、10斤菜油、10斤猪肉、10斤黄豆、180元钱,冬夏季各一套衣服,保证一年四季柴火,冬天要给老人备足木炭,保证老人取暖所用等。形成了全村人孝敬父母的好风尚。
祖训中说到的“勤生理”,就是告诉子孙,勤劳才能致富。20世纪80年代初,下姜村的村民尊祖训,勤劳致富。大家投工投劳,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开垦出了300多亩荒山,种上茶叶,村民的生活开始改善。也是靠着勤劳创业,2001年开始,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帮扶下,下姜村发展了毛竹、中药材、养蚕、茶叶四大支柱产业。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546元,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村、杭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杭州市园林村和全国生态家园建设先进村等。
走进村民姜末的家,我们看到一个温馨的场面:姜末正在做竹篾,老伴在做饭,11岁的外孙女姜春看护着3岁的妹妹。
“爸爸妈妈出门在外,照顾弟妹是应该的,祖训中说‘友兄弟’,就是说兄弟姐妹本父母一体而生,世间最难得者视之如手足……”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排第一的姜春,像背三字经一样顺口背出祖训。
在下姜村,祖训老少皆知。“孩子出门前,我要求他们背一遍祖训,这成了我们的家规,就是让孩子们牢记做人的准则。”村民姜品楚说,每当孩子出门打工,他都要郑重交待四个“不准”:不赌博、不吸毒、不做贼、不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因为无偷无盗,在下姜村,至今还能看到“夜不闭户”的情景。“我们停在路边的摩托车从不用上锁。”村民姜承堂骄傲地说。
每年,下姜村都要评“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这个时候总是“评委”们最头疼的时候,因为每户家庭都有好人好事,好婆婆、好媳妇的事迹都很感人,难以取舍。
村民陈东华家有卧病在床、大小便失禁的婆婆,为了照顾老人,陈东华和丈夫放弃了外出赚钱的机会,3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去年,83岁的老人去世前对陈东华说:“要不是你天天给我喂饭、擦身子,我哪能活到现在?真是好媳妇啊!”
“祖训上有‘孝父母’这句话,做媳妇的更应孝敬老人;村里比我做得好的人很多很多。”被村民称为“最美媳妇”的陈东华说。
时代新内涵
“祖训是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传了600多年,比金子还珍贵;新时代下,我们正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教育年轻一代,让淳朴的民风再传500年。”姜银祥老人说。
这几天,姜银祥正忙着和村干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对祖训进行挖掘整理,他们计划着寻找最醒目的地方做“祖训墙”,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区,推动村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这一举动,对村里的年轻人触动很大,村民姜祖建说,年轻人平时都在外工作生活,但时刻不忘家乡的发展。今年正月初一,下姜村的50多位青壮年开了一次特别的碰头会,逐一对照祖训,寻找自身不足的地方,并商量如何帮扶生活困难的村民、如何化解邻里纠纷等。
70多岁的村民姜山后,自儿子去世后,小孙女由他抚养,日子过得拮据。青壮年现场发动爱心捐助,每个人都出钱出力;前后邻居因地基问题发生纠纷,大家当场帮着协调解决。
“这么多年了,村民的矛盾从来没出过村,这是因为祖训在每个人心中生根了。”91岁高龄的村民姜祖昌说。
“继承祖训精髓并赋予时代新内涵:诚实守信、团结一致,创新创业,这是全村人精神文明的最高追求。”杨红马说,48字祖训已作为村里的品牌文化来打造,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实用的村规民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